中國為何難以征服?
謀略天地
作者:韓旭 程懿/編譯
1937年10月,即侵華日寇“3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甚囂塵上之時,一位名叫沃爾特·H·馬洛裏的美國人在《外交事務》雜誌上刊發分析文章,得出了“日本已陷入兩難境地”“中國難以被征服”“任何侵略者都不應選擇與中國軍人交手”等結論。那麼,這個未必讀過《論持久戰》的“洋書生”,何以斷定中國必勝呢?且讓我們跟隨他的筆觸,去文中尋找答案吧。
日本妄圖“蛇吞象”
1900年“庚子事變”中,日本作為八國聯軍的主力之一,進占天津、北平,並利用《辛醜條約》在京、津一帶屯駐重兵。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1932年2月,日本在東北建立“滿洲國”,扶植了以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為首的傀儡政權。此外,日本還試圖在中國北方建立第二個“自治區”,包括河北、山東、山西、察哈爾和綏遠,總麵積達上百萬平方公裏,人口超過7500萬。
拐點(或曰導火索)出現在1936年。長期以來,日本一直敦促國民政府與之聯手消滅中共武裝,但蔣卻打算“單幹”。當把共產黨人驅趕到西北後,1936年12月,蔣前往陝西部署新一輪“清剿”行動,卻被張學良扣押。隨後到來的中共代表勸說蔣介石:“大家都是中國人,何苦自相殘殺?中國真正的敵人是日本,我們應擱置分歧,團結全國力量去打敗日本。如果您承諾停止對我們的攻擊,並同意抗日,我們就放您走。”蔣介石最終被釋放,國民政府對共產黨的“清剿”也隨即停止。對此,日本有種不祥的預感:中共的建議,蔣介石似乎聽進去了。
為防“夜長夢多”,1937年7月7日夜,豐台的日本駐軍向守衛宛平的國民革命軍某部發起進攻,中方予以還擊,由此掀開了全麵侵華的序幕。
地利人和藏玄機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人口總數是日本的4倍以上。隨著全民族抗戰熱情不斷高漲,大量適齡男子加入到抗日隊伍中。目前,國民政府擁有180萬正規軍,此外還有大量守備地方和交通幹線的武裝警察及民團。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共產黨麾下的15萬部隊雖裝備落後,卻素以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著稱。如此算來,中國現有總兵力至少200萬人。
隨著戰事的發展,日軍必將逐漸深入到中國內陸地區,尤其是落後的西部。在此,我們真有點替日軍的後方補給發愁。首先看鐵路運輸,過去4年裏,中國(不含東北)新建成2000公裏鐵路,另有1500公裏正在建設。盡管這個速度相當驚人,但中國的鐵路仍然很匱乏。1936年,中國鐵路總裏程隻有7500公裏,若按人均和國土麵積算,其依舊是世界最落後的國家之一。再看公路方麵,中國的公路建設始於1920年,但直到1932年才開始“提速”。目前,中國擁有超過10萬公裏的公路,但大多分布在經濟較發達的南方,且隻有27%還算比較平整。縣鄉一級土路的保養更是困難,尤其在雨季,汽車想要通行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