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定了定神,接著高呼:“眾將士,讓漢王劍保佑我們,高舉匡扶漢王大業的旗幟,上下同心,勇猛頑強,奮力殺敵,收複關中,打回老家去…….”韓信的高呼具有強大地鼓動性,眾將士見他高舉漢王劍,就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漢王的意誌,他把“匡扶漢王大業”作為口號喊出來,而且還喊出了他們最想回歸老家的願望和心聲,這強有力的聲音,其實就是為漢軍出師有名。這樣一來,誰還敢不聽?誰還敢不從?眾將士高舉手中的武器和軍旗,齊聲高喊:“匡扶漢王大業,收複關中,打回老家去…..”一聲接過一聲,宛如波濤翻滾,彼此起伏不斷。“樊噲將軍聽令!”韓信手持令旗道。“得令!”這時樊噲可不敢怠慢了,急忙從武將班中出列,應聲答道。“本將任命你為前鋒,不得有誤!”“謝大將軍。”接著,韓信任命曹參為前鋒副官,協助樊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任命左翼路軍主將為灌嬰,右翼路軍主將為周勃。任命夏侯嬰為將軍,帶領本部人馬前去修複棧道。雖然,他不情願,但看到漢王劍高懸,他也不敢說什麼,隻有愉快服從。看到韓信點將號令、排兵列陣,都樣樣精通、嫻熟,絲毫不差,絲毫不亂,有些號令樊噲、周勃等從未見過,不禁暗自稱奇,漢王點頭會意笑了。不過,當韓信點將完畢,蕭何立即將漢王劍收回,完好無損還給了漢王。漢王一直提著的心,這才完全放了下來。出征日正直中秋,天高氣爽,以韓信為主帥,以樊噲為先鋒的漢家軍,從故道小路日夜兼程,直取陳倉。此時,離陳倉最近的章邯正值憂煩,心情極為沮喪,整日借酒消愁。章邯原屬秦國文官,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率四十萬秦軍與各地起義軍作戰,收複了不少失地,正當他連戰連勝的時候,巨鹿一戰,為他的人生畫上了不光彩的一頁,他率領的大軍慘敗,不得已向項羽請降。項羽進入鹹陽後,把關中一分為三,封秦國降將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想讓他們扼製漢王劉邦。然而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賣國求榮一事就夠讓人恥笑,竟然還被封為王,這不是踏著秦人的累累白骨榮升的嗎?因此,關中老百姓並不擁戴他們,甚至恨死他們了,單從項羽坑殺二十多萬的俘虜,就有二十多萬個家庭想要他章邯的命。作為第一道重要門戶,章邯加強了防範措施,派兵巡察,增加哨卡,唯恐漢王偷襲。然而,令章邯沒有想到的是,漢王根本不按他的思路行走。一天,章邯接到密報,說漢王派他手下大將夏侯嬰帶領幾百人搶修棧道。他聽後哈哈大笑:“可笑漢王小兒幼稚也,棧道燒之容易,修築可是難了,區區幾百人,十年八年修好也不錯了,哈哈,不足為慮”忽然又有密報,說漢王已拜韓信為大將,高舉漢王劍,欲東征收複關中之地。章邯對韓信曾有所聞,十分蔑視地說:“胯下鄙夫,世之所指,人之所笑,這樣的人怎麼能配做大將軍呢?可見漢王已經沒有人才可以拜將,從此,本將無虞矣,哈哈……”就在章邯自以為高枕無憂的時候,忽有急報,說穿紅色衣服的漢軍已經出現陳倉。章邯大驚,忙問左右道:“漢軍棧道尚未修通,他們從何處出來?難道插翅高飛而來?快快去打探……”不久,打探的人回來報稱:漢王親率大軍,以韓信為主帥,樊噲為前鋒,現已經占據陳倉,殺死守將,很快就要進攻廢邱了。這時,章邯才感到自己上了漢王的當。他急忙點兵遣將,親自率軍前去迎敵。半道上,正巧遇到韓信所率領的漢軍,雙方立即擺陣對敵。前鋒就是樊噲,左翼主將灌嬰,右翼主將周勃。這三人均係漢軍著名大將。韓信一聲令下,號炮一響,漢軍排山倒海一般殺入章邯陣中。章邯手下的士兵,本來就對他懷恨在心,這次出城迎敵也是強征入伍,他們大都不願為章邯賣力,為保自己性命,四散而逃。不多時,雖有章邯拚命廝殺,但一人怎能抵萬軍呢,很快他所率領的軍隊丟盔卸甲,潰不成軍。章邯隻得自己逃回廢邱城。初戰告捷,更激發了漢軍的鬥誌和勇氣。韓信指揮漢軍一路衝殺,毫無阻擋,潮水般把廢邱團團包圍。章邯抱著一死的態度堅守城池,連續多日漢軍沒有攻下來。韓信親自到廢邱城下觀察地形,然後密計授予樊噲,樊噲領命立即去辦。章邯白天親自站在城頭督戰,晚上獨自坐在王宮飲酒,不敢睡去。突然,城內響起雜亂的叫喊聲,犬吠雞叫,幾個兵士跑進王宮大聲喊:“雍王,大事不好了,城裏進水了,快……”章邯快步出宮一看,大水已經湧到宮門口了,“怎麼回事?這是怎麼回事?”這時,章邯的兒子帶著家小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說:“父王,趕快突圍吧,樊噲、曹參、周勃、灌嬰已經攻進城裏了,晚了就來不及了。”“我不走,我要與廢邱城共存亡!”章邯拔劍要往外衝,可是大水已經沒到膝蓋了,走路都成困難了。他長歎一聲,“命該如此了……”說完不顧家人的阻攔,拔劍自刎。隨之,廢邱被漢軍攻破了。原來,這是韓信出的計謀。他看到城前有一條大河,令樊噲帶領將士堵攔下遊河道,此時正逢秋雨連綿,河水暴漲成泊,然後掘堤淹城。韓信攻下廢邱後,雍地盡為漢有,隨之遣兵轉攻翟塞二王。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哪是韓信的對手,他們考慮再三,先後向漢請降。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三秦之地,盡歸漢王。漢王第二次來到阿房宮,此時這裏都變成一座廢墟,滿目瘡痍,殘牆斷垣,雜草叢生,瓦礫遍野,一副慘不忍睹景象,與第一次所看到的雄偉壯觀、豪華精美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他感慨萬千,久久不能平靜。漢王立即下令,讓蕭何貼出告示,安撫百姓,恢複生產。同時,重新修建宮廷,頒布新法,減免租稅,休養生息,建立新的統治秩序和機構,逐漸穩固了大後方基礎,這為接下來四年的楚漢戰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資及兵員。漢王收複關中的消息,立即傳遍天下,一些有誌之士,如張良、張耳、陳平等紛紛前來,漢王敞開胸懷雙手歡迎,不管身份高低貴賤,不論過去是敵是友,隻要是人才,隻要現在效忠漢王,一律視為貴賓,統統安排合適職務。特別是張良歸漢,對劉邦無疑是如虎添翼,他審時度勢,很快為劉邦設計了一個決定漢命運的前瞻性計劃。然而,隨著漢王聲望的提升,漢王劍也隨之傳播海內外,各路諸侯,許多喜歡劍的王侯將相,以及武林各派、江湖中人,都不約而同地以各種方式接近或爭奪漢王劍,一把漢王劍攪亂了天下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