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漢王有些心煩,獨自圍著大營了轉了三圈,然後又回到帳內,沉悶了好大一會兒才對盧綰說:“傳令各軍,韓大將軍、張耳所部原地不動,駟鈞留守滎陽,其他各部都按計劃撤軍,退回關中…….”盧綰答應著迅速離去。命令一出,許多將士特別是在一線的士兵都跳躍歡呼,“我們終於可以回家啦,楚漢不打仗了,天下從此就太平了……”也有的將領非常不理解漢王為什麼在關鍵的時候下這樣的撤軍命令,“我們一走,那些死去的弟兄豈不白白犧牲了?”“我們現在要糧有糧,要兵有兵,要衣有衣,與楚軍的境況大不一樣,再熬幾天,說不定楚軍就不戰自亂了……”“是啊是啊,行百裏路半九十,我們都堅持四年啦,還差那麼幾天?再堅持半月二十天的,或許就能打敗楚軍……”一些將領聚在大營門口議論紛紛,情緒激憤,根本不想執行撤軍命令。“那不是劉汶大人嗎?他是漢王的弟弟,求他去勸勸漢王……”正巧劉汶走了過來,他們紛紛上前請求他去勸勸漢王,不能撤軍,要與楚軍決一死戰。劉汶覺著他們說的有道理,便急衝衝趕到漢王大帳勸說:“漢王,現在士兵都不願意這樣無功而返。以臣愚見,現在楚軍正繼續撤退,我們為何不趁此機會掩殺過去呢?”漢王瞪了他一眼:“你想讓寡人立於不信之地嗎?!”“可……可……這是戰爭啊……”“你少囉嗦,沒事滾一邊去。”漢王打斷劉汶的話。劉汶明知漢王有可能失去爭奪天下的最佳時機,但他了解漢王的脾氣,不敢再言了。他窩了一肚子的火氣,剛出大帳,眾將領就圍了上來,劉汶隻好含糊其辭地說:“我們現在撤退,就是為了將來更好更大的進攻,各位都回吧,執行命令吧,啊。”說完,怕眾將士再糾纏不休,便迅速離去。王後順利歸位後,陳平以首功自居,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內心一直在等著呂灃那百萬金的承諾,大軍開始撤退了,也沒有見呂灃兌現的意思,又不好親自去詢問,這股怒氣一直讓陳平無法排解,並銘刻在了心頭上,至死不忘。陳平見自己的時機又來了,便上奏道:“漢王,臣以為,我們不能再撤了,眼下正是追擊楚軍的最佳時機,一旦楚軍退回江東,我們悔之晚矣。”漢王一擺手說:“陳大人此言不妥,寡人不想讓天下人恥笑。”陳平解釋道:“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如果此時不徹底打敗楚軍,一旦項王恢複元氣,退回江東養精蓄銳,到那時樹大根牢,漢王欲再征討,或者項王卷土重來,勝負很難預料的。”漢王搖頭不語。陳平著急的直跺腳,大膽陳詞,“臣鬥膽,此時如果不抓住戰機出擊,不乃英雄所為啊。”漢王看到陳平著急的樣子,甚至都說出了氣話,心裏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和時機,並沒有怪罪他的過激之言,可是他還是有所顧慮,笑著對陳平說:“陳大人所言,寡人當酌情考慮。”陳平說:“漢王,至少我大軍不能再撤了。”“不行,繼續撤,至少撤退三百裏。”漢王堅定地說。陳平長歎數聲而走。漢軍撤到了洛陽。這裏地處九州腹地,西高東低,背有龍門山、邙山等山綿延起伏,前有洛水等河流纏繞,依山傍水,是一處風水寶地,有帝王之氣。且交通四通八達,具有戰略要地。漢王帶上劉汶、盧綰、劉章等人來到洛水之濱,眺望洛陽美麗風景,十分舒心,盤算著下一步如何在此建都的事情。突然,張良匆匆走到漢王身邊說:“漢王啊,現在可不是閑情雅致觀賞風景的時候呀。”漢王見張良過來了,笑著對他說:“是子房先生啊,來來來,你看這裏多美啊,依山傍水,風水寶地。現在天下太平了,寡人可是相中了此地。”“漢王,現在東邊尚有項王的幾十萬大軍,怎麼說天下天平了呢?”張良反問道。劉邦哈哈一笑說:“他們不是都往江東退卻了嘛,不打仗了,天下不就太平了嘛。”“非也。”張良連說話都有些氣喘了,“漢王,現在選都城還為時尚早,我們還有未了的大事急等要做啊。”“什麼大事啊?”“徹底打敗楚軍。”漢王沒有說什麼,轉身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