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剩勇追霸王 第七十一節(1 / 1)

張良緊追了幾步繼續說:“據探馬報,楚軍行動遲緩,士氣低落,大多數兵士凍死或餓死路邊,現在如果我軍不進行主動、快速追擊,恐怕要失去絕佳時機啊。漢王,絕好時機不是每天都有的。”漢王說:“寡人不是沒有想過,隻是楚漢兩軍都簽了撤軍協議,楚軍已經東歸,如果我們背後出擊,豈不陷入不講信義之地了嗎?是要被天下人恥笑。”漢王說著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沉思了一會兒,再沒有理會張良說些什麼,但似乎眉頭更加緊鎖了起來,繼續往前走去。晚上,漢王回到大帳,感覺身心疲憊、口幹舌燥,還沒有喝完侍者端上來的茶水,都尉費同進來,走到漢王麵前施禮後道:“漢王,現在形勢對我們很不利啊,一些將領不但不按照漢王的軍令撤軍,還四處擾亂軍心,嚷嚷著非要與楚軍決一死戰不行,這不是拿著雞蛋往石頭上碰嗎?”漢王沒有正麵看費同,而是隨口問了一句:“你什麼意思?”“末將沒有別的意思,我是為大漢著想。”費同接著說:“雖然我們漢軍精力旺盛,有吃的有穿的,還能堅持一陣子,但人家楚軍人數眾多啊,況且項王以一當萬……”漢王聽了不高興,但也不好發作,沒讓他說完,就擺手讓他出去了。漢王剛喝完了水,還沒有坐下休息一會兒,陸賈快步進來,開口就道:“漢王,可不能聽一些人的蠱惑啊。人無信不立。我們既然與楚軍簽訂了撤軍協議,就要忠實履行撤軍的義務,取信於天下,這對將來漢王統一天下是百利而無一害。”漢王點頭,但沒有出聲,兩眼緊盯著陸賈,陸賈忽然感到不知再說什麼好了。漢王問:“先生,請接著說。”“我說完了,還請漢王三思。”陸賈回答的也幹脆。漢王點了點頭說:“先生請回吧,寡人會斟酌先生的意見。”陸賈走後,漢王愈加心煩,坐著站著都不行,總是感覺胸口有座大山壓著喘不出起來,便想出去走走、透透氣。剛走到大帳門口,樊噲、周勃等將軍急匆匆進來,差點與漢王相撞。“如何這般莽撞?”正當心煩的漢王沒好氣地說。樊噲顯然是生氣的樣子,說話的聲音很高:“漢王,這樣毫無意義的撤軍、撤軍,豈不把半個江山拱手讓給他項羽了嗎?”還沒等漢王答話,周勃接著說:“是啊,是啊,漢王,興漢大業可不能半途而廢,我們是有條件有能力徹底打敗楚軍的…….”漢王並沒有生氣,剛要不理他們繼續往外走,伸頭一看,隻見外麵早已站滿了激情高漲的將士,他們一雙雙急迫的眼神,讓漢王不能不為之感動,但他還是穩住了自己,一扭頭回了大帳。可是,怎麼思索也理不出一個清晰的頭緒來,想想他們所說的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理,但又不是很符合自己的真正意圖。當夜,漢王不同時間召見了呂灃、吳公、劉賈等文武大臣,想再一次聽聽他們的意見。吳公堅持說劃鴻溝而治,可保大漢無憂。呂灃、劉賈等人則堅持追擊項王,徹底打敗楚軍…….麵對不同的意見,一時讓漢王難以決斷,他一夜未眠,一早就出了大帳,見許多人依舊站在帳外焦急等待。漢王也沒有理會他們,隻帶著劉章出了大營,順著一條小路來到了洛河河堤上。這時,天已經亮了,低窪處依然還飄蕩著晨霧。漢王見後麵還跟著一大群文武官員,便對劉章說:“讓子房先生過來。”“諾。”劉章跑步告訴了張良。張良一聽,知道漢王有要事相商,快步走到漢王近前,沒等他說話,漢王將目光一下子投向了張良身上,一時還真讓他渾身不自在。“有人建議繼續撤軍退回關中,有人卻嚷嚷著要轉身追擊楚軍,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先生,現在寡人真的很難為啊。”張良上前走了幾步,微微一笑。其實,張良早看出了漢王的心思和顧慮,隻是不便被人點透而已,他此時也顧不得那麼多了,趁機道:“漢王,如果臣沒有猜錯的話,漢王此時有一慮一憂。”“請先生明說便是。”漢王道。張良直言道:“漢王所慮,無非是現在追擊楚軍而恐失信於天下;所憂,能否以目前漢軍實力徹底打敗貌似強大的楚軍。”漢王心中一動,但並沒有顯露出來任何表情,隻是眼神直逼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