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七月十三日(1 / 2)

《曉鬆說——曆史上的今天》來到了7月13日。首先是2001年的這一天,北京申奧成功;1954年的這一天,墨西哥著名女畫家弗裏達逝世;公元前16年,同樣在這一天,趙飛燕被立為漢朝皇後。

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的這一天,全中國人民至今都記憶猶新,尤其是作為北京人的我。

當時的場麵我記得非常清楚,全北京都在等著看投票表決結果公布的直播。北京有一條著名的酒吧街叫三裏屯,那天整個三裏屯人山人海,所有的酒吧都擺出了大銀幕、電視等裝備,我們也擠在激動的人群中焦急地等待。所有第二天的報紙也都準備好兩版,如果申奧成功了,版麵為表示慶祝就都是紅色的;如果沒成功那也沒關係,再換成另一種版麵,因為在這之前,我們也經曆過一次沒有成功的申奧。

申辦沒成功的那次,我記得也很清楚。那次是1993年,我在一個朋友家裏,他叫林海,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鋼琴家,也是我心目中這幾十年來中國最好的鋼琴家之一,他的幾張唱片都是我的至愛,像《城南舊事》等。當時我們在他家看央視的直播,大家都還有一種感覺,就是隻要是我們的媒體大張旗鼓直播的東西,那肯定是成功的,從來沒有失敗過。所以1993年的那一天,我們都坐在那兒特別高興地等待著結果,還開了瓶酒,結果最後突然宣布,主辦城市是悉尼。我們當時都驚呆了,說怎麼回事兒,在中央電視台直播的事兒居然會出現失敗,這在我們國家的曆史上的確是很少有的。

後來到了2001年這一天,大家已經有了經驗,成功了怎麼慶祝,失敗了怎麼做,媒體和觀眾們都已經準備好了。那天宣布北京申奧成功的時候,我還記得當時直播裏有一個胖子,突然就從現場的人群中蹦了起來,特別高興,那時****也在現場。申奧成功的一瞬間,整個三裏屯都是一片歡騰,酒吧裏的人都打開香檳開始噴,每個人都被淋得渾身濕透,然後就開始唱各種慶祝的歌,一邊唱一邊向天安門進發。一路上遇到的警察也都特別和氣,他們指揮大家把車停這兒,別往前開了,因為前麵走路比開車還快。我記得我才到東四環就下了車,隨著大部隊開始慶祝。北京那天晚上幾乎成了一座不夜城,有幾百萬人雲集在天安門廣場唱歌跳舞,歡慶成功。

當然不僅是北京,申奧成功之後全中國人民都很振奮,因為我們中國是舉國一體,不光在體育方麵,還有人們那種集體的、國家的榮譽感。這一點和西方很不一樣,西方辦奧運會是一座城市的榮譽,而不是一個國家。可能因為西方辦奧運會辦得太多了,光倫敦就辦了三屆,美國也是在洛杉磯、亞特蘭大等不同的城市辦過好幾屆,所以西方人會覺得這隻是主辦城市的榮譽。但是中國不一樣,中國相比其他的國家,把奧運會的意義看得要重大得多。而且我們等了那麼多年,終於能夠揚眉吐氣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那天晚上是舉國歡騰。北京奧運會最終能夠圓滿成功,實際上也依賴全國人民的努力和貢獻,可以說是全國人民一起把北京奧運會辦成了曆史上最盛大的一屆奧運會。這跟西方國家可不一樣。西方國家是一個城市要申辦奧運會,和這個國家的其他地方是沒有關係的。舉辦一屆奧運會所需要的開銷,有很大一部分是要靠市民納稅來取得的。所以西方國家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時候,有人上街遊行慶祝,也有一隊人上街反對。因為這說明又要收稅了。

加拿大蒙特利爾曾經辦過一屆奧運會,欠下十億美元的債務。當時借了很多錢,所以那座城市的人好多年都在納稅還債。我後來在美國洛杉磯住過一段時間,這個城市也辦過奧運會,那一次更加極端,因為美國是絕對不可能由人民納稅來供養一屆奧運會的。所以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那一年也是新中國第一次派出代表團全麵參加奧運會)的主辦權是承包給了個人,不要人民納一分錢的稅,政府也不出一分錢,而是全都交給個人來辦,讓他自己去運作,去賣電視轉播權,去賣各種各樣的周邊產品,等等。這聽起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最後這個人不但辦成了,而且還賺了一筆,這個很有意思。加拿大蒙特利爾那屆奧運會雖然是由政府來承辦,但是所有的經費都靠人民納稅來取得,結果還債好多年;而洛杉磯那屆是由個人承辦,最後還賺了錢。當然奧運會對於我們來說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賺錢,而是振奮這個國家的士氣。所以2001年那天晚上是讓中國人非常難忘的一個夜晚,到今天已經是十多年過去了,真是歲月如梭啊!

趙飛燕被立為皇後

趙飛燕大家都非常熟悉,其實在美女這一點上,不論國籍,全世界人民都有著極大的興趣。中國這麼多年的曆史上也出過很多著名的美女,當然最有名的還是那四大美女,一般公認是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玉環(楊貴妃)。趙飛燕也是史有記載的一致公認的大美女。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對美女有著各種美好的傳說和描述,其中形容美女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叫“環肥燕瘦”,“環肥”大家都知道是說楊玉環,而“燕瘦”就是指的趙飛燕。趙飛燕是漢成帝的皇後,但她是私生子,還是婢女出身,這樣出身的女子被立為皇後,在中國曆史上是極少見的,大概也隻有在西漢時期,儒家的理念還沒有那麼普及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這種私生子加婢女的人被立為皇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