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七月二十六日(1 / 3)

《曉鬆說——曆史上的今天》來到了7月26日。在1945年的今天,中、美、英三國對日發表《波茨坦公告》;1944年的這一天,德國首次在實戰中使用V-2導彈;1724年的這一天,紀曉嵐出生。

《波茨坦公告》發表

首先來講一下1945年發布的《波茨坦公告》。李克強總理出訪德國的時候,在柏林的勃蘭登堡門發表了一個講話,強調必須維護二戰以後形成的國際秩序,李克強總理提到的二戰以後形成的國際秩序其實就是波茨坦會議決定的整個戰後的格局。《波茨坦公告》中有一條就是《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須實施,《開羅宣言》是在開羅會議後發布的。當時開羅會議是中、美、英三國參加,而波茨坦會議是蘇、美、英三國參加的。《波茨坦公告》中包括了《開羅宣言》的所有要求,其中就有關於琉球群島地位的問題,也就是******問題。所以李克強總理才在柏林再次重申,戰後的秩序是不容破壞的,當年的戰敗國要接受戰勝國的處置,不能因為時間久了,你就不認賬了。

《波茨坦公告》實際上是整個波茨坦會議的各項成果中的一項,這個公告非常重要。大家知道,德國在1945年5月8日就已經投降了,所以從7月中旬開始,蘇、美、英三個大國就在波茨坦開會,來決定如何對德國進行處置,並確定對日本的處置方案。但是這次會議隻有蘇、美、英三國參加,並沒讓法國參加,因為法國在二戰中間表現不佳。二戰主要是這三個大國打的,所以在法國沒有參與的情況下,就替法國做了決定。由此可見,這個世界還是由強權來決定的。

《波茨坦公告》最後是以中、美、英三國的名義發表的,實際上中國也沒有參加波茨坦會議。當時在波茨坦會議之前,羅斯福是非常強硬地支持中國的,羅斯福對中國一直都非常友好。在羅斯福當政的這十幾年,他給予中國的援助是相當多的,從這一點來看羅斯福是非常親中的。當年開羅會議召開的時候,羅斯福就堅決要求中國參加,那時候******也非常高興,咱們當時還是那麼弱一個國家,結果突然跟美、英並肩參加開羅會議,覺得自己好光榮。但斯大林對此強烈地反對。在波茨坦會議之前,羅斯福總統去世了,羅斯福總統一去世,杜魯門副總統繼任當了總統。杜魯門總統就沒有那麼親中了,所以在開波茨坦會議的時候,由於沒有了羅斯福總統的堅持,中國就沒有被邀請參加會議。

波茨坦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蘇、美、英三個大國決定戰後如何處置戰敗國。其中首先是決定如何對德國進行瓜分,蘇聯在打敗德國的過程中付出的犧牲最大,所以在各大國瓜分德國的過程中,蘇聯獲得了最大的利益。《波茨坦公告》中的重要一項就是將德國東部的邊界向西推了很遠,把德國割出來一大塊補給了波蘭,為什麼呢?因為蘇聯占領了波蘭的東部,這塊地方直接就劃給蘇聯了,然後又補償一塊德國領土給波蘭。在這次會議上還把東普魯士首府,也是德國民族的重要發源地柯尼斯堡劃給了蘇聯,這個地方後來改名叫加裏寧格勒。大家看歐洲地圖的話會覺得很奇怪,歐洲這邊有一個特大的俄羅斯,然後中間隔著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怎麼突然又有這麼小一個俄羅斯在西邊出現了,跟俄羅斯的主要領土都不連著。這塊地方就叫加裏寧格勒,是俄羅斯飛地,實際上就是東普魯士當時的首府,在波茨坦會議的時候割讓給了蘇聯。當時因為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都屬於蘇聯,所以它們是連著的。蘇聯解體以後,中間那四個國家一獨立,就把加裏寧格勒給隔開了,就成了現在漂在西麵的一塊飛地。

波茨坦會議除了決定了德國的賠款,決定了各種各樣的有關德國的事宜,同時還決定了對日本作戰。這個事情也很特別,特別在哪兒呢?就在1945年的7月16日美國才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但美國當時也不知道這原子彈能不能試製成功,所以這之前美國就非常想要蘇聯也一起參加對日作戰。在之前的雅爾塔會議的時候,美國就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讓利給蘇聯,包括出賣中國的利益,就是希望蘇聯能參戰。因為美國明白,如果單獨對日作戰登陸的話,美國估計了一下,差不多要犧牲一百萬人,所以美國在雅爾塔會議的時候,就背著中國同意了蘇聯對中國的各種不合理的要求,包括外********,包括在旅順、大連的特權等等,蘇聯提出的各種各樣的要求,美國都答應了,就是因為美國希望蘇聯趕快對日本參戰。美國知道蘇聯在打敗了德國以後,有能力派出幾百萬強大的身經百戰的蘇聯紅軍,向東經過西伯利亞攻打日本占領下的中國東北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