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這個會議是在7月17日開的,而美國在7月16日就爆炸了原子彈,因為還有時差,所以這會剛開的時候,美國的原子彈就試製成功了。當時這個消息馬上就報告給了正在波茨坦開會的杜魯門。杜魯門收到電報後,立刻就跟斯大林說,我們試驗成功了一個你不能想象的大炸彈,比太陽還厲害……
斯大林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雖然聽到這個消息內心很震驚,但當時他的臉上一點兒表情都沒有。另一種說法是斯大林已從蘇聯安插在美國的情報人員那裏知曉了原子彈研製進程與試驗即將成功的消息,所以才能處變不驚。斯大林回到旅館後連夜召集蘇聯的科學家,問他們這是怎麼回事兒?這是什麼炸彈?蘇聯科學家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立刻反應說這是原子彈,於是向斯大林彙報說美國研製成了原子彈。斯大林立刻就意識到自己的地位要降低,因為美國有了原子彈以後就不需要蘇聯一定要對日宣戰了。所以波茨坦會議的前半段是美國要求蘇聯對日宣戰,而後半段又倒過來,變成蘇聯死活要對日宣戰,然後美國死活攔著說不用了不用了。因為美國知道蘇聯隻要對日作戰,馬上它要求的東西就多了。
當年如果蘇聯不對日作戰,朝鮮也不會分成現在的朝鮮和韓國,就是因為蘇聯對日作戰進入了朝鮮,才以“三八線”為界。當年如果蘇聯不對日作戰,中國東北也不會被蘇聯幾乎洗劫一空。大家知道,蘇聯到8月8日才正式對日本宣戰,8月9日出兵,而到了8月10日日本就已經有意接受《波茨坦公告》投降。蘇聯參戰實際上並沒有對日本投降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隻打了一天日本關東軍就投降了,蘇聯實際上隻是為了利益,參加了對日作戰。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蘇聯參戰對我們全國解放倒是有很大的好處,因為蘇聯占領中國東北以後,一直不讓國民黨軍隊進去。我們共產黨的軍隊先進入東北,所以共產黨才有了一個強大的後方,這樣後來才有了東北野戰軍——四野,這對新中國的成立當然是有好處的。但是從國際關係來看,實際上這個時候已經不是全世界團結起來反法西斯的時候了,而是互相爭奪利益的時候,所以波茨坦會議在沒有中國參加的情況下,隻是發了一封電報告知******,讓其同意。就在1945年的今天,《波茨坦公告》發表,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而且公告中說得非常清楚,之前的《開羅宣言》必須無條件執行。所以《波茨坦公告》中有關日本戰後的地位實際上是講得非常明確的,就是李克強總理重申的戰後的國際秩序是不容破壞的,日本不能因為今天有錢了,就不承認當年戰敗了要受處置。
德國首次在實戰中使用V-2導彈
1944年,德國的V-2導彈首次在實戰中使用,其實這也是人類首次在實戰中使用彈道導彈。大家知道彈道導彈的技術比巡航導彈難得多,巡航導彈實際上就相當於無人駕駛的飛機,把駕駛艙從飛機上拿下去,用無線電遙控,或者用其他方式製導。但巡航導彈就跟飛機一樣,它需要在稠密的空氣裏飛行,需要靠機翼提供升力,所以它的射程是遠不了的。要想提高射程的話需要很多很多燃料才可以,但這樣速度又太慢了,很容易被對方的戰鬥機擊落。當時巡航導彈是德國唯一的導彈,當年它的研製成功也是劃時代的。後來德國在二戰中又研製出了各種導彈,除了沒有研製出原子彈以外,所有導彈的雛形基本上都有了。德國的科學技術確實非常發達,在二戰中德國還研製並且使用了空對艦反艦導彈,還使用了自導魚雷、防空導彈,但是產量都不大。尤其是使用了V-1巡航導彈,可以遠程打擊盟軍的各種基地。1944年的這一天,德國又研製出了新型的V-2彈道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