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八月十一日(1 / 2)

《曉鬆說——曆史上的今天》來到了8月11日。1919年的這一天,“鋼鐵大王”卡內基去世;1999年的這一天出現了20世紀最後一次日全食。

鋼鐵大王卡內基去世

現在網上最流行的話題就是關於草根逆襲,有各種各樣草根逆襲成功的例子,其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卡內基。當然,大家還可以舉出像李嘉誠等逆襲成功的例子,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幼年時家境都特別貧窮,所以叫“草根逆襲”,中國古話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些孩子從小就開始奮鬥。卡內基是蘇格蘭人,小的時候家境還算不錯,家裏有幾台織布機,能雇倆長工什麼的,屬於那種特別小的小業主。但是隨著蒸汽機時代的到來、工業革命的到來,那些傳統的手工業者紛紛破產,卡內基的家庭就是其中之一。卡內基也算是家道中落,最後全家被迫到美國來求生,和千千萬萬在那場工業革命中奮鬥的人一樣,做著最辛苦的工作,父親織桌布,母親縫鞋子,確實是苦極了。這種家道中落的人其實比一直貧窮還要慘,卡內基十二三歲就去工作了,因為家裏實在是太窮了,全家人幹了好幾年都還不清到美國的船票錢。我就不具體講他的人生了,很多人看過《卡內基傳》,這是一本勵誌書,卡內基還特別愛說各種心靈雞湯的話。最後我總結出來一點,就是全世界逆襲成功的草根,都特別愛搞心靈雞湯,因為他們覺得應該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教給大家應該如何去做,卡內基的心靈雞湯我就不多說了。

我在這兒要跟大家分享一點,就是很多時候大家都經曆過那些事情,但是為什麼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卻一事無成?就是因為成功者跟別人有不一樣的眼光,比如電報員有很多,同樣做電報員,卡內基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和一般人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卡內基開始也是給人送電報,後來偷偷學會了發電報,通常電報員就是人家說什麼就照樣記錄下來,然後發出去,或是收到電報後譯出來,給人家送過去就完了,但卡內基比別人多了一樣,他還要認真地看電報、學電報。你想那個時候電報多貴啊,一個字就好多錢,能接發電報的都是大商人、大企業家。當時卡內基正好住在匹茲堡,是鄰近五大湖地區的一個重要港口,所以有很多大企業。卡內基一想,既然隻有這些人才發得起電報,那他們發的電報的內容就值得關注,很多時候這些人就是用電報談判,用電報說條件,用電報討論,那電報的內容不就是最好的商業教科書嗎?所以他跟別人不一樣,別人光是記錄電報、送電報,他要把所有的電報內容都認真、仔細地看,最後他居然就是從看這些電報中學會了商業帝國運作的技巧。這件事情很有意思,那麼多的電報員,大家誰也沒想到這一點,誰也不會通過看電報來學習商業運作,而他就是從電報當中學會了這些技巧。

卡內基當時送電報的時候還非常窮,當時一個星期工資隻有四美元,他也沒錢去買書,於是就到處去看報紙。有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個消息,有一位上校非常慈善,他把自己家裏的書都拿出來給窮孩子看,每個星期六這些孩子可以去借一本拿回家看。於是卡內基就每周去上校家借一本書,後來上校專門在自己家開了個圖書館,卡內基就經常去那兒看書。卡內基從來沒上過學,但他就是靠看電報,看這種免費書,一點兒一點兒地積累,不斷地學習,到最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內基最終成為“鋼鐵大王”。美國當時最重要的三個大王就是“汽車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鋼鐵大王”卡內基。他們也都很愛做慈善,洛克菲勒基金到今天依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慈善基金,包括我們中國有好幾所醫學院都是洛克菲勒基金建的。

卡內基就是因為自己小時候沒讀過書,所以後來他成功以後特別愛捐建大學和圖書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內基大學現在也是美國非常好的大學,是美國的重點名校,著名的李開複先生就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畢業的。他自己還捐建了很多圖書館,卡內基先是在他小時候去看免費書的那位上校家的原址上建了一個大型的圖書館,緊接著又在全世界捐建了三千五百個圖書館。他還捐了美國第一個大學退休教授基金。雖然卡內基自己沒受過教育,但是他覺得大學教授很偉大,他們退休以後也應該有很好的待遇,所以就專門捐資成立了一個大學退休教授基金。後來他還捐了美國第一個鋼鐵工人退休基金,鋼鐵工人其實就是他的雇員,但是最後他把自己的公司賣了,把錢全部捐獻出來給這些鋼鐵工人。卡內基的捐獻比今天的比爾·蓋茨還徹底,因為比爾·蓋茨並沒有把自己的微軟公司賣掉,隻是把掙來的錢都捐了。而卡內基最後是連公司都賣了,他把卡內基公司賣給了“金融大王”摩根,用所有的錢,幫他以前的鋼鐵工人建退休的基金,幫教授們建退休基金。更有意思的是,他還幫美國總統建了退休基金,因為美國總統那時候退休以後沒有工資。很多總統在退休以後都窮困潦倒,有的總統退休以後連自己住的地方都沒有,就隻能住到自己孩子家裏,卡內基就建了一個總統退休基金來幫助這些退休的總統。當然現在美國總統不需要了,因為他們已經有退休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