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八月十七日(1 / 2)

《曉鬆說——曆史上的今天》來到了8月17日。1945年的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東北;1987年的今天,納粹德國的副元首赫斯在獄中自殺。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東北

首先說一說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東北,這段曆史在中國是極為重要的。很多時候一件巧合的事情,就能改變整個曆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占東北,給當時整個解放戰爭的戰局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因為進占了東北,中國就背靠了兩個最友好的共產黨國家,蘇聯和朝鮮,中國共產黨才有了強大的後方基地,在******思想的正確指揮下,最終讓解放戰爭至少提前了兩三年結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剛剛投降,全國人民一片歡騰,才過了兩天,也就是8月17日,朱德總司令明確指示為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接受日滿敵偽投降,向東北進發。冀熱遼部隊收到命令後率兵出關。大家知道關外也就是山海關以外,在1931年九一八之後就被日本占領了,長期以來****中央政府都不知道那裏是個什麼樣子。

我前麵講過,二戰到最後的時候,也就是在1945年的8月9日,蘇軍出兵東北,橫掃東北的所有關東軍。其實這時候的日本關東軍都是一些烏合之眾、老弱病殘,橫掃關東軍之後蘇聯便占領了東北全境。當時對於出關進軍東北這件事情大家是特別積極主動,這也是我們在解放戰爭中能在那麼短時間打敗國民黨的一個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黨、我軍的各級領導,都發揮了非常強的能動性,主動地去找事情做,而不是被動地在那兒等。中央政府派出了冀熱遼軍區將領曾克林、李運昌,他們帶了一批部隊來到了山海關外。

結果部隊剛出山海關就遇到了蘇軍,你想這離蘇聯開始進軍東北才有幾天的時間?

雙方在山海關附近相遇以後,兩邊都想解釋說我們是共產黨的軍隊,這邊是中國共產黨,那邊是蘇聯共產黨,但是大家語言不通,又沒翻譯,蘇軍在那兒瞎比畫,我們也是瞎比畫。突然間想到一個辦法,我們不是共產黨嘛,那我們唱國際歌,於是我們就開始高唱《國際歌》:“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蘇軍一聽這不是共產黨的軍隊嗎?他們也會唱《國際歌》,《國際歌》是全世界共產黨共同的歌。於是共產黨的兄弟軍隊熱烈擁抱,蘇軍說,歡迎你們來呀,你們快來東北,我們蘇軍現在已經占領了整個東北,我們歡迎你們,我們可以拒絕國民黨來接收東北。於是曾克林、李運昌他們就馬上向中央打電報說我們到了東北,東北已經完全被我們的蘇聯老大哥占領了……當時整個東北已經是蘇軍的天下,曾克林、李運昌他們到了沈陽一看,遍地都是日本人留下來的各種物資。

蘇聯隨後還專門派了一架飛機,把曾克林、李運昌這些人,以及蘇聯的一些軍官,一起送到了延安,讓他們到延安去和****中央彙報。那個時候毛主席已經去重慶了,正在重慶和國民黨談判,劉少奇同誌在主持整個中央的工作。

中央一聽說東北的這個情況,當機立斷,立即決定出兵東北。這個決定是非常重要的。當時日本剛剛投降,中央本來派出了大量幹部,包括****、彭真等趕往各個解放區,於是立即下令通知在路上的幾乎所有的重要的部隊領導人,全部轉向去東北,並且立即製定了一個“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整體戰略,就是長江以南的部隊先收縮回來,所有的精銳主力都往東北去。在接到命令後,****、彭真等率領的各方麵的部隊都從各個地方轉向東北,當時一共有十萬大軍、兩萬名幹部向東北進發。在派往東北的幹部中竟有政治局委員四人、中央委員十人、候補中央委員十人,而整個****中央隻有政治局委員十三人,中央委員四十四人、候補中央委員三十三人,可見黨中央對東北地區的重視程度。

但是實際上,當時這些先到東北的冀熱遼軍區的領導,在和中央彙報的時候話說得有點兒大,可能是因為突然能見到中央領導,能跟中央軍委聊上天了,所以一激動,就把話說大了。他們和中央說在東北看到遍地都是關東軍的武器,說咱們的部隊就不用帶武器了,把現在的武器都留給地方武裝吧,讓地方武裝升級成野戰軍,大家徒手去東北就行了。中央當時一聽,說對啊,這個號稱百萬,其實怎麼著也有七八十萬的關東軍,被蘇聯紅軍打敗了,那確實得留下不少的武器吧。於是中央當時就下令,最精銳的山東八路軍一師、二師,新四軍三師,即刻開赴東北,並且命令大家都把武器留給當地的地方武裝民兵,大家徒手去東北。當時隻有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表示反對,黃克誠在新中國成立以後被授予大將軍銜,他是非常有獨立思考能力的。黃克誠說:“不帶武器堅決不行,我就不信東北遍地都是武器,我新四軍三師必須帶著全部武器。”三師當時處江淮一帶,他們從蘇北出發一直到東北,並且帶齊了所有的武器。而山東八路軍一師、二師當時就聽從了中央的命令,沒有帶任何武器就去了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