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八月二十三日(3 / 3)

天王巨星譚詠麟出生

今天祝譚詠麟大哥“譚校長”生日快樂。其實我應該叫“譚詠麟叔叔”,雖然我長得比較老,但我一看譚詠麟出生的年份,覺得還是應該叫譚叔叔。他以這樣的年齡,依然能保持這樣的心態,確實非常厲害,我覺得保持容顏相對比較容易,但是要保持這樣年輕的心態,保持這種熱愛舞台的心態,非常不容易,這一點是特別值得敬佩的。2012年我還跟譚大哥一起在東方衛視做了《聲動亞洲》這個節目,當時的接觸很多,我覺得譚大哥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顆熱愛藝術的心,有一顆熱愛舞台的心。對於香港的這些藝人來說,舞台可能比我們這兒說的藝術要更重要,因為舞台是他們所有的人生。

我記得小時候聽過一首歌,當時沒有什麼太大感觸,叫《掌聲響起》,“孤獨站在這舞台,聽到掌聲響起來,我的心中有無限感慨……經過多少失敗,經過多少等待,告訴自己要忍耐”。我進入藝術這一行也已經有二十年了,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熱淚盈眶,我見過那麼多藝人,有很多還是我認識或熟悉的,很多人到最後其實並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有多少粉絲,就是為了這個舞台。

大家看到很多國內的老藝人,即使最後在社區裏搞聯歡活動的時候,一上台都會精神煥發。在台下看著早已垂垂老矣的一個老人,一上台馬上就跟換了一個人一樣,馬上就感覺找到了人生中最好的東西。所以我特別能理解,老藝人眷戀舞台,他們並不是真的為了名利。

譚詠麟最輝煌的時期,在紅磡體育場連開幾十場音樂會,一年出好幾張唱片,而且都很好聽。以前我聽的古典音樂都是家裏的藏片,從來沒有自己花錢買過,我第一次自己花錢買的那張膠木大碟就是譚詠麟的,十四塊錢。當時我每個月的零花錢才兩塊,攢了很長時間的錢,然後到了唱片店裏,那時候的唱片店還不像現在都已經退縮到小胡同裏,當時的唱片店都特別輝煌,特別大,裝修得像宮殿一樣。我當時拿著好不容易攢下的錢在那兒認真思考,要買一張什麼樣的唱片,最後想來想去,還是買了一張譚詠麟的《愛的根源》。《愛的根源》這張唱片中有一首我最喜歡的歌,到今天我去卡拉OK也老唱,叫《愛在深秋》,用我那蹩腳的粵語來唱。那個時代,由於譚詠麟、張國榮兩位巨星的影響,中國從東北到海南島,從上海到新疆,大家都會唱粵語歌,當然還有粵語電影的影響,那個時代可以說是中國的粵語時代,大家不看字幕都能聽得懂粵語電影。

譚詠麟和張國榮可以說是引領了當時香港音樂最黃金的年代,那個時候也是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香港娛樂業的競爭力在全球也是僅次於好萊塢的,可以說是非常強大。到今天為止,除了去世的邁克爾·傑克遜以外,全世界我不知道還有哪個巨星能連開三十多場演唱會,邁克爾·傑克遜原來準備舉辦五十場,但最後他去世了也沒有完成。譚詠麟當時跟張國榮較勁兒,一個開二十場,另一個開二十一場,比著往下開,我記得最高潮的時候一直連開三十八場,當時所有人都震驚了。譚詠麟的那些粉絲到第五場已經喊不出聲來了,後來據說粉絲就花錢雇人喊,我多買一張票,你和我一起去看演唱會,然後替我在旁邊喊,而粉絲自己隻負責在那兒感動、流淚,其他人負責呼喊,當時就到了那個地步。譚大哥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