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鬆說——曆史上的今天》來到了8月25日。1900年的這一天,尼采去世;1937年的這一天,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1944年的這一天,盟軍解放巴黎。
盟軍解放巴黎
首先來說說美麗的巴黎。我去過全世界那麼多的國家和地方,巴黎是我最熱愛的,但是巴黎又不是一個能長久居住之地。我心裏最熱愛的是巴黎,可是最後我還是定居洛杉磯,就是因為法國實在不是一個移民國家,在那兒待久了你總覺得自己是個客人,但到了美國就沒有這種感覺,美國什麼種族的人都有,在那兒很容易融入當地的社會。巴黎是除了洛杉磯以外,我在國外待過的時間最長的一個城市。我對巴黎也充滿了感情,年輕的時候每次失戀我都會跑到巴黎去,因為巴黎最容易緩解那種失戀的落寞。到巴黎一看,那麼美的世界,那麼好的藝術,那麼美味的美食,那麼多好看的姑娘,失戀的痛苦就會減低很多。
巴黎這座城市經曆過幾次大的戰爭,但是始終沒有在戰爭中被毀過。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城市的魅力所在,不管敵人在戰爭中怎麼瘋狂,但是一旦到了巴黎,都會被巴黎的一切吸引,大家就會覺得毀滅巴黎這樣的城市,作為一個人來說是沒辦法接受的。所以在普法戰爭期間,德軍雖然穿過了凱旋門,在巴黎的大街上閱兵,但是並沒有毀滅巴黎的任何東西。
普法戰爭在巴黎邊界以外就已經解決了,巴黎後來隻是因為巴黎公社起義打了一下,破壞了一些街壘,但並沒有遭遇毀滅性的破壞。大家看雨果的小說《悲慘世界》,當中講的是另一次革命,裏麵也講到了這個巴黎的街壘。巴黎人民在那個年代特別有革命精神,經常會把這個街壘壘起來,放兩槍,然後高舉一下旗幟,唱唱《馬賽曲》等,但都是小打小鬧,巴黎始終沒有被大規模地毀滅過。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軍也沒有大規模地轟炸巴黎,當時巴黎為了保全自己,宣布自己為“不設防城市”。戰爭中還是有一些戰爭倫理的,一般情況下你隻要說自己是“不設防城市”,而且你真的沒有做大規模抵抗,通常就不會被毀滅。巴黎當時被德軍占領的時候因為宣布了不設防,所以德軍進了巴黎以後就高高興興地在凱旋門前閱了一次兵,但是並沒有毀滅巴黎的任何東西。德軍在二戰中犯下了滔天罪行,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但在占領巴黎的這幾年,大家相處得還算比較和平。前麵我曾經講過薩特寫的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占領下的巴黎》,就是說巴黎人民怎麼跟德國軍官和平共處。這些德國軍官也都很喜歡巴黎,喜歡巴黎的藝術,喜歡巴黎的音樂,還能聽得懂歌劇,出去還表現得非常紳士,給女士開門,在地鐵裏給人讓座,巴黎人民都覺得這些德國人還不錯。所以巴黎人民為了保持對德軍的痛恨,夜裏回家就偷偷聽聽英國BBC電台的廣播,再培養一下對這些占領者的仇恨。
德國人的個子平均比法國人高很多。法國跟德國這兩個國家雖然挨著,但是法國人平均才一米七,而德國人一米九、兩米的個子都很正常。我妹妹就嫁給了一個德國人,妹夫一米九六,妹夫的哥哥一米九七。所以這些德軍軍官來到巴黎以後,巴黎的很多姑娘都覺得這些軍官不錯,很多有魅力的德國軍官和巴黎的姑娘們發生了各種愛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法國的大名媛香奈兒,在戰爭期間她曾經和一個德國軍官談過戀愛,後來香奈兒小姐創造了著名的品牌Chanel。在巴黎解放以後,法國政府也曾把所有跟德國軍官談過戀愛的,還有那些向德國軍官****的妓女,全都拖出來進行了鎮壓,當然這種鎮壓倒是沒有那麼狠,還沒到槍斃的份兒上。這些鏡頭大家在電影裏、資料裏麵都見到過,就是讓這些女人剃了頭、遊街、往身上潑屎潑尿等,像法國這麼驕傲的國家被德軍占領那麼多年,解放以後泄泄憤也是正常的。當時巴黎的那些“法奸”還是受到了政府嚴厲的處置,其中包括巴黎的偽市長。在這裏要替偽市長說幾句,巴黎的偽市長,還有當時駐巴黎的德軍司令官,他們對最後保全巴黎其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