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八月三十日(3 / 3)

日本和德國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今天日本的右翼全是老人,日本右翼一出來遊行,大家一看全都是老頭、老太太,幾乎沒有年輕人,年輕人已經完全接受了美國那套思想,自由、平等、人權等。麥克阿瑟堅定地打掉了日本的教育製度,移植了美國的教育製度,給日本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來在朝鮮戰爭的時候,麥克阿瑟將軍和杜魯門總統的觀點不一樣,麥克阿瑟非要用原子彈轟炸中國,杜魯門不同意,所以就將他撤職了。日本因為朝鮮戰爭,經濟開始複蘇。可以說朝鮮戰爭極大地幫助了日本,因為美國離朝鮮太遠,所以美軍就把日本當作後方的基地,大量的後勤物資、醫療物資等都需要日本供應、日本生產,日本的經濟一下子就被戰爭帶了起來,所以日本是朝鮮戰爭中最大的受益者。據說1951年麥克阿瑟將軍被撤職要回國述職的時候,他隻通知了極少數的日本高官,結果當他乘車離開官邸的時候,他嚇了一大跳,許多日本市民從他的官邸開始一直列隊到機場歡送他。日本市民充滿了對他的崇敬和熱愛,大聲呼喊“大元帥,大元帥,大元帥”,以此表達對麥克阿瑟元帥極度的崇敬以及感謝他帶給日本人民的一切。

中國史學大師錢穆去世

1990年的這一天,我本人最崇敬的中國史學大師錢穆去世。我是非常熱愛曆史的,幾乎讀過曆史學家的各種各樣的著作,當然有的觀點不錯,有的觀點荒謬,有的沒有觀點,有的是被強製洗腦的觀點。我覺得曆史細節怎麼考據是第二位的,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人的曆史觀。在所有的曆史學家中,錢穆大師的曆史觀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尤其是錢穆大師有關中國秦漢之後就再也沒有封建社會的論述我完全認同,因為“封建社會”這個詞就是個舶來品,那就是西方的東西。西方確實沒有科舉這種政治智慧,所以西方從來沒有什麼科舉考試,平民最後當大官,甚至當到宰相的從來都沒有,就是靠貴族通婚世襲進入上流社會,以至於後來全歐洲都是一家子。西方的這種製度才真正叫“封建製度”,就是把你分“封”在這兒,你就在這兒“建”城當世襲貴族進行統治,也就是“封”“建”,這叫“封建製度”。我們中國曾經也有過封建製度,就是在西周與東周的春秋時期,基本都是姓姬的,有一兩個姓薑的,但主要都是姓姬的一家子“封”到整個中華大地上的各個小國,包括鄭國、衛國、魯國等。但是到了漢代以後,中國就開始進入到了另外一個時期,比如說漢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舉孝廉”去當官,這就已經不是貴族分封了,到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製”,也是推薦人上來做官。中國從隋朝時期正式開始科舉考試,科舉製度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政治製度,從宰相開始,所有的官員都是平民通過考試考上來的。所以我們中國並不是封建社會,我們相當於是一個通過考試建立的“問責製”的官僚社會,所以當時我們中國的體製是一個遠遠領先於西方的非常優秀的體製。包括我們的“官吏分開製度”,要做官的一定是通過考試的,沒有通過考試的隻能是吏,“吏”永遠也做不了“官”,要做官就得去考試,這是很先進的一種製度。

錢穆先生把整個中國曆史曾經仔細捋了一遍,他寫的《國史大綱》大家應該去讀一讀。我猜錢穆先生當時也是出於不忿,因為當時的民國是被海歸知識分子所統治的,一般的知識分子沒有留過學就非常受歧視。我之前講過沈從文先生受歧視,因為他沒有留過學。錢穆先生也沒有留過學,而且是自學成才。

所以錢穆先生對於海歸帶回來的那一套西方理論都不太認同,於是就建立了自己的這一套中國的體係。錢穆先生的知識非常淵博,在他差不多八九十歲的時候,眼睛已經盲了,但他靠口述寫出了最後的巨著,叫《晚學盲言》。《晚學盲言》完全是看透了整個中國的曆史,看透了中國這個社會,是非常值得讀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