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慎終追遠(1)(2 / 3)

明嘉靖初年,紹興出了三個尚書,韓邦問、王鑒之和王守仁。

韓邦問和王守仁的父親王華同輩,王守仁對他十分敬重。冬至節這一天,王守仁和韓邦問都去朝堂上朝賀。王守仁當時是一位立了大劉邦贏得楚漢戰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不但會用人,而且通過自己的尊敬先輩的行為,成為一個眾望所歸的領袖;而項羽,就連自己的叔父項伯都暗地裏傾向劉邦。所以,劉邦的勝利是必然的結果,而項羽到死也未見得明白“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的道理。

很多管理者不能成為一個眾望所歸的領導,許多企業人心渙散,不能形成向心力,恐怕與缺乏“慎終追遠”的企業文化不無關係。不能做到這一點,企業靠什麼凝聚大家的心!有一句名言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一個背叛自己先輩和傳統的人,就很難得人心。不得人心者何以擁有天下,不能得到員工的廣泛的支持的管理者,怎能管理好一個企業?站在公司長遠發展的角度,要特別尊重老員工、創業夥伴(他們的對企業所付出,是不不能用時間和金錢來衡量的),這樣才可能培養才出富有人情味的、篤厚的企業文化。企業管理是這樣,管理國家更不能缺少對前輩的尊敬。

王守仁是我國明代中葉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他自號陽明子、陽明山人,又曾創建陽明書院於越城,故世稱陽明先生,堪稱當時思想界泰鬥,心學的傑出代表。王守仁從小接受嚴格儒學教育,十五歲遊覽居庸關、山海關等山川形勝,十七歲至江西上饒謁見理學家婁諒,聽講朱熹格物之學。弱冠舉鄉試,學大進。好言兵,且善射,對兵家武事莫不精究。明弘治十二年進士,曆任刑部、兵部尚書。

明嘉靖初年,紹興出了三個尚書,韓邦問、王鑒之和王守仁。

韓邦問和王守仁的父親王華同輩,王守仁對他十分敬重。冬至節這一天,王守仁和韓邦問都去朝堂上朝賀。王守仁當時是一位立了大功的勳臣,他身著貂皮朝服,乘馬前行。一會兒,隨從報告說韓尚書在後邊。王守仁立即下馬執笏,立在道旁。韓公至,也不下轎,拱拱手說:“伯安(王守仁字伯安)走好啊!我先走了!”就過去了。王守仁等他過去才上馬繼續前行。這個時候,韓公居然以前輩自居,而王守仁對他十分恭敬,並不因身是伯爵而自以為了不起。

王守仁是一個唯心主義哲學家,對人身修養有獨到研究,為曆代官員所推崇。王守仁升了官,封了伯爵,但他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對老臣尊重,並不得意洋洋。

王守仁少年有為,但在職場中卻注意“真終追遠”。在企業裏,年輕的管理者應謹慎,對老的領導要加倍尊重,這樣才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否則就會孤立,甚至受到老臣們的攻擊。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年輕的管理者就是再有本事,恐怕也難以施展自己的才華了。

從企業的員工的角度看待建立“慎終追遠”的企業文化問題,更關係到企業團隊精神的建設。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是從這個企業如何對待老員工這個問題上,看到自己的未來,因為人人都會老,如果企業對待老員工采取“高鳥盡良弓藏”的勢利眼的態度,恐怕新員工很難不為自己的退路打算,於是,對於企業的忠誠度就會下降。事實說明,如果不能尊敬老員工,要想建設一個忠誠敬業的員工隊伍,恐怕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建設“慎終追遠”的企業文化,是產生向心力的根源之一。

二、以“德”為中心建立企業文化

《論語·裏仁第四》子日:“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一個人,如果要得到很多的朋友,就必須有“德”。試想,一個缺德的人誰願意同他去交朋友呢?在這個問題上,三國中的曹操、劉備和孫權可以說各有一套。盡管他們是對立的三方,可是,在“為政以德”方麵,三位領導者沒有一個含糊的。他們都從不同的角度,以“德”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企業文化。

也許大家可能感到很奇怪,認為互相對立的三方怎麼會在同一個“德”的基礎上,建立企業文化呢?’事實就是這樣,不同的利益集團或企業雖然有利益衝突,可是,關於企業的文化和做人的道理卻沒有不同。雖然他們可以指責對方“無德”,但是,企業內部關係穩定和諧,絕不能離開“德”這個根本的原則。企業文化必然以“德”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