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砥礪前行(1 / 2)

這一個月來,馮暖秋踐行著那封絕情信上的諾言,沒有給雷亞楓寫過一封郵件。

但雷亞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她的心,她仿佛看到那個站在高原雪域上吟唱《見與不見》的人就是雷亞楓!

“你愛或不愛,愛就在那裏。”

“來我懷裏,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裏,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那悲情的歌聲時不時地在耳邊繚繞,揮之不去。

今晚,雷亞楓的女上司跳樓自殺,他說他心裏難受,渴望見到她,渴望她的郵件,那種悲傷和心痛,她感同身受,都是做投資的,有種兔死狐悲的淒涼。

她對雷亞楓的防線終於決堤了。

她打開電腦,手指飛速地在在鍵盤上跳躍,她試圖用最真切的話語,去撫平那顆受傷的心。

亞楓:

你還好嗎?對於你上司的悲慘事件,我深表同情和難過。

期貨市場變幻莫測,又放大了五倍十倍的杠杆,一個突發事件的波動,就可以將人打入萬劫不複的地獄,跟韓國總統一樣,有幾個能笑到最後?

記得當年與楊百萬齊名的一位投機者,通過股票和商品期貨投機賺了上億元的財富,結果“9。11”突發事件讓他一夜之間破產。這種案例在期貨市場舉不勝舉。

我們做投資的,一定要恪守自己的底線,急用的錢、借來的錢都不要去碰,哪些錢可以賺,哪些錢不能賺,自己心裏要有數,任何時候不要把自己置於無法掌控的風險浪尖上。

在資本市場上,無論是多麼巧妙的投機,對個人而言都不是福音,而是不幸的根源!

投機最大的問題是不能積累、不能守,不能持久。

而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恰恰是避開了投機的要害,他投資理念的精髓是可以積累、可以守,可以持久。

因此,沒有非常人的定力和心髒,永遠不要去碰期貨,亞楓,你記住了嗎?

在這個市場上最重要的一條原則:活著。

今年,對於不安分的人兒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一年,說白了,就是挑戰你的心理承受力的一年。

中國經濟在經曆了粗放式大發展後,留下了很多的後遺症,體現在老百姓的身上,就這財富的失去和縮水。放高利貸的連本金都被卷了、炒股票的資產腰斬了、實體倒閉關門的也不在少數,感覺什麼都不好做。

經濟轉型的陣痛,已映射到每個人的生活,麵對曾經的擁有,而今卻眼睜睜地看著它離去,痛,這個字也許真的無法釋懷。

每一個人都渴望成為自己、成就自己,這是生命最大的原動力。越是聰明的越是有才華的人,這種願望就表現得越強烈,這類人聰明、勤奮、上進、總是習慣把同學、朋友、兒時的玩伴、如今的同事甩在後麵,他們總是習慣於不停奔跑、不停的運轉,隻許成功,不許失敗,他們人生的意義似乎就是要過得比別人好。

然而,人生無常,你擁有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此時,要是不改改與生俱來的比別人強大的優越感,那結果隻有一個:痛苦。

倘若麵對失去心仍不甘,拒絕承認自己的不幸、拒絕接受自己的失敗、拒絕承認自己的錯誤、拒絕反省自己的錯誤,甚至還強裝笑臉,那結局也隻有一個:找死。

化解痛苦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接受失去,承認錯誤,認真反省。

承認錯誤,是人生最重要的智慧之一,隻有承認錯誤,找出犯錯的根源、學會放手、懂得放下,才能完結之前的不幸。

反省的過程,也是思考和糾正的過程,隻有用近乎否定的態度對待之前的失敗,新的生活才能再次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