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4章 勸過於暗室,揚善於公堂(1 / 1)

一天,在廣州一家著名的大酒店裏,一位外賓吃完最後一道菜,順手將一雙精美的景泰藍食筷悄悄地“插入”自己的西裝內衣口袋。正要走時,一位服務員小姐不動聲色地走上前去,雙手擎著一隻裝有一雙景泰藍食筷的綢麵小匣說:“我發現先生在用餐時,對我國景泰藍頗有愛不釋手之意。非常感謝您對這種精細工藝品的賞識。為了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經餐廳主管批準,我代表中國大酒家,將這雙圖案最為精美並且經嚴格消毒處理過的景泰藍食筷送給您,並按照大酒家的優惠價格記在您的賬單上,您看好嗎?”服務員小姐的委婉陳辭使那位外賓很快明白了這些話的弦外音,在表示了謝意之後,他稱自己多喝了兩杯,頭有點發暈,順手將食筷插入內衣袋裏了,並聰明地借勢下台,說道:“既然這種食筷不消毒不好使用,我就以舊換新吧!”說著取出口袋裏的筷子,恭恭敬敬地放回桌上,然後接過服務員小姐給他的小匣不失風度地向付賬處走去。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勸過於暗室,揚善於公堂”是交際常用的一種技巧,是隱蔽地給人以啟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暗示是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間接的方法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這種影響表現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它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了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但由於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便使人的心理盡力趨向於這項內容。特別是在某種交際場合,因種種原因語義不能明說,但必須要傳遞的情況下,使用暗示能起到不同凡響的效果。這在企業管理領域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大多數的組織裏,主管們花很多的時間在挑部屬的錯誤,然後再花時間批評他的不是。一位企業的管理者如果經常重複做這樣的事情,最容易導致部屬自暴自棄,造成上下怨恨,兩敗俱傷。

人人喜歡被讚美,不喜歡被批評。戴爾·卡耐基曾這樣說過:“當我們想改變別人時,為什麼不用讚美來代替責備呢?縱然部屬隻有一點點進步,我們也應該稱讚他。因為,那才能激勵別人不斷地改進自己。”

如果你想到處樹敵或使你的威信降低,不妨在大庭廣眾之下指出某個人的錯誤。你會使這個人感到困窘,以後他不但不願跟隨你,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原諒你!

領導者做人智慧:

如果你想到處樹敵或使你的威信降低,不妨在大庭廣眾之下指出某個人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