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成人教育專家戴爾·卡耐基,是處理人際關係的“老手”,然而早年時,也曾犯過小錯誤。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參加一個宴會,宴席中,坐在他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故事,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談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話出自《聖經》。但卡耐基知道這位先生錯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處,一點疑問也沒有。為了表現優越感,卡耐基忍不住糾正他。對方立刻反唇相譏:“什麼!出自莎士比亞?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那位先生一時下不來台,不禁有些惱怒。
當時卡耐基的老朋友法蘭克·葛孟坐在他左邊。他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多年,於是卡耐基就向他求證。葛孟在桌下踢了他一腳,然後說:“戴爾,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這句話的確出自《聖經》。”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對葛孟說:“法蘭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
“是的,當然。”他回答,“《哈姆萊特》第五幕第二場。可是親愛的戴爾,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他並沒有征求你的意見,為什麼不保留他的臉麵?”
法蘭克·葛孟對戴爾·卡耐基的人生告誡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錯誤,放過去也無傷大局,那就沒有必要去糾正。這樣不但能保全對方的麵子,維持正常的談話氣氛,還能使你有意外的收獲——在對方和在場的人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印象,這無疑有利於自身人氣的提高。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遊戲人生、但也不能太較真,認死理。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太認真了,就會對什麼都看不慣,連一個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會隔絕開了。鏡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鏡下,就變成凹凸不平的山巒;肉眼看很幹淨的東西,拿到顯微鏡下,滿目都是細菌。試想,如果我們“戴”著放大鏡、顯微鏡生活,恐怕連飯都不敢吃了。
領導者做人智慧:
一些無關緊要的小錯誤,放過去也無傷大局,那就沒有必要去糾正。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遊戲人生,但也不能太較真,認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