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商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出生於1932年,1959年在其27歲時創建了京都製陶株式會社,60年代走上國際化道路,1976年,京瓷在美國成功發行預托證券,1984年創立第二電信電話公司,經營範圍從製造業拓展到通信業。2001年,京瓷公司和第二電信電話均進入世界500強。其中京瓷居世界500強的第451位,但其營業收益率卻高居第19位。
一個人一生能夠締造一個持續發展的世界500
強公司,已經是一種造化,可是稻盛和夫在42年的經商生涯中,卻一下子締造了京瓷和第二電信電話兩個世界500強公司。稻盛和夫的魅力是無與倫比的。
六項精進
稻盛和夫在年輕時就提出了“六項精進”原則,稻盛和夫認為隻要做好這六條,就能搞好企業。
“六項精進”中率先登場的就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稻盛和夫認為,想擁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經營企業,前提條件就是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換句話說,就是要勤奮工作。做不到這一點,企業經營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樓閣。不願勤奮工作,隻想輕鬆舒服,那麼企業當然經營不好,美好的人生也無法實現。
稻盛和夫指出,不管哪個年代,不管怎樣的不景氣,隻要拚命工作,任何困難都能克服。稻盛和夫在27歲時,成立了“京瓷”公司。經營之初,稻盛和夫根本不懂什麼經營之道,當時他心裏隻有一個念頭,不能讓公司倒閉,不能讓支持他、出錢幫他成立公司的人遭殃。為此,他拚命地工作,常常從清晨工作到深夜。稻盛和夫就這樣夜以繼日地工作,努力再努力,使“京瓷”的發展蒸蒸日上。
稻盛和夫在事業有成之後,也並不認為他自己有什麼本事,而是把一切成功都歸於努力的結果。他說,在每天努力工作的同時,他會開動腦筋,孜孜以求,推敲更好的工作方法,如為了增加銷售,他會思考有沒有更好的促銷方案?為了提高效率,他會思考有沒有更好的生產方式?這樣不斷的鑽研,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京瓷能不斷地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就是稻盛和夫不斷努力,不斷思考的結果。
從稻盛和夫的經營過程中不難看出,隻要肯努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隻要肯定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六項精進的第二項是“要謙虛,不要驕傲”。
在京瓷還是中小企業的時候起,稻盛和夫就崇尚謙虛。當公司經營規模擴大後,稻盛和夫也總是告誡自己,絕對不能忘記謙虛二字。
稻盛和夫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用強硬手段排擠別人,看上去也很成功,其實不然。真正的成功者,盡管胸懷火一般的熱情,有鬥誌、有鬥魂,但他們同時也是謙虛的人、謹慎的人。
的確,謙虛的舉止、謙虛的態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資質。尤其是在取得成功、地位上升之後,謙虛就變得更加重要。
六項精進的第三項是“要每天反省”。稻盛和夫指出,結束一天的工作後,及時進行反省是非常必要的。回顧這一天,進行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值得反省之處,哪怕隻有一點點,也要改正。
稻盛和夫說他年輕的時候,有時也會傲慢。因此,他每天的必修課就是進行反省。稻盛和夫認為,天天反省也能磨煉靈魂、提升人格。為了獲得美好的人生,通過每天的反省,來磨煉自己的靈魂和心誌是必須做的一件事情。
六項精進的第四項是“活著,就要感謝”。稻盛和夫認為,隻要能健康地活著,就該自然地生出感謝之心,隻有有了感謝之心,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幸福。更何況,對別人由衷地說聲謝謝!用語言將自己內心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聽的人也會心情舒暢。
稻盛和夫年輕時曾對自己說:“就是違心說謊,你也要說一聲謝謝”。當“謝謝”這句話一說出口時,稻盛和夫的心情就會變得輕鬆、變得開朗。
在經營公司的過程中,稻盛和夫經常乘飛機去海外出差,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基督教的教堂,稻盛和夫經常光顧。雖然稻盛和夫不懂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教義,但在祈禱時,不管是在教堂還是在清真寺,稻盛和夫都會雙手合十,低聲誦吟“南曼、南曼,謝謝!”這種感謝之心一直保持到今天。
的確,“謝謝”這個詞語,不僅能讓我們自己感到愉快,還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快樂。這麼好的一個詞彙,我們為什麼不用心去感悟一下呢。
六項精進的第五項是:“積善行,思利他”。稻盛和夫年輕時就提出,要多行善,多做對他人有益的事。《命運和立命》這本書曾對稻盛和夫產生過深刻的影響。書中說,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因果報應的法則,如果多做好事、善事,那麼家人、家族有好報不必說,這種好報還會貫穿你的一生。稻盛和夫相信這個法則,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他也在努力實踐這個法則。多做好事,就能使命運朝著好的方向轉變,使自己的工作朝著好的方向轉變,這是稻盛和夫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