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重回蘋果後,立刻投入了對蘋果的整頓中。他對公司的每一件產品都進行了徹底的調查,以確定哪些產品能為公司帶來利潤。他的助手吉姆·奧利弗說:“他與所有產品小組一一進行談話,想知道各個小組的工作範圍與規模,他說公司的一切都需要有存在的理由。”
一位技術精湛的程序員,後來成為了蘋果公司多媒體軟件的首席設計師霍迪回憶說:“喬布斯將公司所有人召集到會議室後,直接步入主題,開始談工作。有人開始做筆記。但是喬布斯說你們沒有必要做筆記,如果我說的東西重要的話,你們會記住的。”
沒有人願意放棄自己手上的項目,在會上,工程師與程序員詳細地展示了他們正在開展的工作,深入地介紹了自己的產品如何運作、如何生產以及他們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在展示接近尾聲的時候,喬布斯會提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如果不考慮錢的問題,你們會怎麼做?
這樣的會議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星期,但喬布斯並沒有直接裁減公司項目,而是讓每個小組自己推薦哪些項目應該去掉,哪些項目應該保留。如果該小組想要留住某個項目的話,該小組成員必須說服喬布斯,然而說服工作卻非常艱難。無論他們的項目多麼具有戰略意義,或者多麼具備市場頂尖技術,喬布斯最後都會說一句話:“如果無法產生利潤,那它就不得不被砍掉。”
在大部分小組提出了砍掉一些項目後,喬布斯的反應卻是:“還不夠,如果蘋果公司要生存下去的話,就一定要砍掉更多的項目。”當喬布斯決定砍掉蘋果經營了7年的牛頓PDA業務時,人們向他提出了質疑,喬布斯的回答是,牛頓PDA業務並不賺錢,都虧損7年了。
喬布斯多次在白板上畫出蘋果公司年收入的簡單圖表。圖表顯示了公司年收入的急劇下滑,從每年120億美元跌至100億美元,後來又跌到了77億美元。就這樣,在喬布斯回歸蘋果後的初期,蘋果幾乎每天都有項目被砍掉,直到剩下的所有項目都能帶來利潤為止。
利潤的最大化是每個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如果一個企業連利潤都保障不了,還何談造福員工,造福社會。
軟件永遠是核心技術
喬布斯很早就意識到對未來的消費類電子產品而言,軟件都將是核心技術。蘋果也一直秉承著這一理念,不斷對軟件進行研究。
如果有人問蘋果早期產品麥金塔電腦的最大賣點是什麼,毫無疑問就是iLife應用套裝--iTunes、iPhoto、GarageBand等軟件。喬布斯常常說這正是麥金塔電腦與其他產品的最大不同之處。
2001年1月10日蘋果推出了iTunes數字媒體播放應用程序,用於播放以及管理數字音樂和與視頻檔案。iTunes是從SoundJamMP--Macintosh軟件公司Casady&Greene發行的一個流行的商業MP3軟件發展而來的。2000年蘋果公司買下了SoundJamMP的版權並且雇傭了創建SoundJam的三位程序員。蘋果公司對iTunes不斷進行升級後,現在iTunes的使用者能夠將他們的音樂組成播放清單、編輯檔案資訊、燒錄CD、複製檔案到蘋果公司的MP3播放器iPod、透過它內建的MusicStore購買音樂、下載Podcast、備份歌曲到一張CD或者DVD上、執行視覺化和編碼音樂成為許多不同的音頻格式。
iPhoto軟件可以識別iTunes網上音樂商店上的所有音樂,這樣用戶為照片幻燈片加入聲音就變得非常容易。網頁創建iWeb可以存取iPhoto中所有圖片照片。此外,向“在線畫廊”上傳照片隻須雙擊鼠標就可以完成。
GarageBand軟件並不是以專業作曲為目標,它是為了使業餘愛好者更容易製作音樂。它包括了1000段預錄的樣本旋律和50種合成樂器樣本,並能用連接電腦的MIDI鍵盤或屏幕鍵盤演奏。
可以說,iLife應用套裝是麥金塔電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連Windows電腦也沒有與此類似的軟件,這是隻有麥金塔電腦上才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