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反腐力量的新增長點(1 / 2)

反腐力量的新增長點

觀察

作者:麥宇旻

2013年“兩會”剛剛結束,借此機會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兩套班子——人大和政協的職能進行重新思考,是有必要的。

“理論上講,中國現行的反腐體係已經非常全麵——黨內,有紀檢係統,進行黨內監督;政府內,有監察部門,進行政府監督,人大,作為權力機關對政府進行法律監督,政協、民主黨派進行民主監督,還有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人民群眾的社會監督,可謂天羅地網。”趙高潮說。

但是,他又補充道,“當真正執行起來,又常常是不到位的。”

人大政協堪任反腐急先鋒

趙高潮,中國現有八大民主黨派之一——中國民主促進會的一員,現任該會青島市委副主委。事實上,他對目前中國這六支反腐力量的盤點是不錯的,無論這些力量是強是弱,是名副其實抑或形同虛設,中國反腐事業的總體布局已經基本奠定。

六支反腐力量,按照“體製內”和“體製外”標準來劃分,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體製內的力量——黨內紀檢係統、政府監察部門。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受製於糾纏的人事關係和隸屬性質的管理體製,這兩支力量在反腐過程中總得瞻前顧後,難以做到強硬反腐。

第二類是體製外的力量——新聞媒體、人民大眾。千百萬雙雪亮眼睛與大眾媒體無孔不入的曝光能力一旦結合,可照亮社會每個角落。不過,過分強大的社會效應也使這支力量容易失控,實乃社會穩定發展的雙刃劍。在積重難返、需要妥協精神麵對的現實國情黨情麵前,僅依靠新聞媒體反腐有如瀉藥,雖能治病,但也傷身。

第三支力量則是既可說是居於體製外、又可說是居於體製內的人大與政協兩套係統。一方麵,在官方的四套係統中,它們是與人民群眾聯係最緊密的兩套班子,能夠立足於民間立場,捍衛公眾權益。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不乏熱血人士、草根鬥士,能言敢做,無視潛規則,堪任反腐生力軍。另一方麵,兩套係統實際上處於黨和政府的有序管理之中,操作起來收放自如,安全係數較高。

與新聞媒體相比,人大、政協係統發揮政府監督職能具有明顯優勢。新聞媒體的曝光式反腐屬於“秋後算賬”型,是腐敗事實發生後的一係列批評、指責、輿論壓力,雖然社會效果巨大,但畢竟腐敗已然發生,媒體掀起的民怨無法彌補損失,反而引起社會躁動情緒。

相反,人大和政協的政府監督屬於“防患於未然”型,通過參加決策聽證會、法院旁聽、特定問題質詢甚至介入政府審批環節,人大和政協可以實現“防腐”。

主動出擊化解官僚堅冰

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劉文儉說:“近兩年,青島市政府一些重大的決策都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去旁聽”,去年,他就參與了幾次政府的意見谘詢會。這種“俯下身”傾聽各界意見的政府會議,在青島越來越多。

除了“被邀請”,人大常委會偶爾也會主動出擊。“當感覺政府在某方麵作為不夠、工作沒有達到相應要求,或者懷疑在某些地方發生了重大損失,帶來了一些不良影響,人大常委會可以隨時去質詢政府。”劉文儉說。

在人大表決方麵,“全票通過”已經成為曆史。越來越多人大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敢於動用否決票,以表達對某項工作結果的不滿。雖然最終絕大部分報告因多數壓倒少數而通過,“但否決票的多寡實際上已經對政府官員產生了心理壓力。”劉文儉說。

民主黨派也在努力行使監督權利。去年,由中國民主促進會青島市委提交的針對“青島中小學教師接受政府培訓過多過頻致嚴重影響個人休假”的調查報告受到政府的采納,獲得了迅速解決。

不過,並非每種監督職能都在順利行使。去年底的青島市兩會,一個四方區人大代表的發言很能說明問題。她說,“我曾經幾次到法院去旁聽,受到了法官的阻撓,他對於我這種旁聽的要求很不習慣,覺得我是不是在監視他,還直接取消了當天的庭審。”這位人大代表發現,法院對於宗卷的存放十分隨意,文件隨時有丟失之虞,存在比較嚴重的失職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