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創新的三個支撐點
管理
作者:沈國梁
高速公路不用停車,通過電子收費;出門在外,可以遙控開啟家裏的空調;在超市買東西,可以自行掃描、包裝、付款,實現自助結賬……這些場景,不再是電影裏的“未來生活”,它們因為物聯網的發展,在今天成為現實。
近幾年,一種新的城市形態“智慧城市”備受矚目,“智慧城市”中的社區、交通、醫療等體係的智能化讓人大開眼界。其實“智慧城市”的背後,是物聯網經濟。
通過互聯網使物物相連,這是簡單的物聯網定義。紙的發明,使人與人的交流突破了時間;互聯網的發明,信息交換進一步突破時間、空間界限;而物聯網的創造,使得信息交換從人與人擴散到了人與物、物與物,這種時代性的變革已經到來。
物聯網被業內人士稱作是第三次信息化革命,從其預言的市場前景來看,企業要在物聯網時代進行積極的市場創新變革,必須具備三個支撐點:
第一個支撐點,企業間合作夥伴的選擇。物聯網的構建需要不同企業間的參與合作,每個企業必須根據自身不同的情況和原有的戰略來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合作是生存之道,是大勢所趨,隻有合作,物聯網連接下的產品,才能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才能給物聯網提供更好的控製和運營,同時也才能使產品本身變得更好。
例如,魅族科技攜手海爾、阿裏巴巴共同打造智能生態圈,魅族將通過Lifekit向海爾提供超越APP的係統級別的權限,而海爾也將開放U+ SDK讓魅族手機可以深入控製海爾全線智能產品,而阿裏則提供阿裏雲和市場端。海爾的智能產品、魅族的中間渠道以及阿裏的雲端技術,三家各取所長互聯結合,才會滿足物聯網時代下的智能化產品和服務需求。
第二個支撐點,產品和技術的創新。在物聯網發展的現階段,物聯網產品的水平已經從以前物理型的軟件和硬件,轉變成為在雲端服務器的形式,產品的本質在物聯網的滲透下已在悄悄改變。如今,物聯網產品具備了自主反饋的互動功能,它可以在設計師和消費者之間直接對話。從這個方麵來看,企業的服務功能得到了垂直提升,擺脫了傳統的冗雜渠道,使得企業的運營更直觀更透明。
例如,在牙刷上植入芯片,嘴巴通過對牙齒的接觸,可以在牙刷上直接讀出自己的身體狀況,免去了看醫生聽診等一係列瑣碎的途徑。這個案例帶給企業一個嶄新的創新思考空間,就是如何通過技術的創新,讓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更加高效地對接消費者。
第三個支撐點,應用模式的預知和創新。物聯網時代所有企業創新努力的結果都要落到應用模式上,物聯網的應用模式前瞻性地展示了人們未來的生活。目前,中國很多城市已經將一些模式應用在了現實生活中。例如,使用分布在市區的各個噪音探頭監測噪音汙染,通過二氧化碳傳感器監控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根據光線的強弱調整路燈的亮度,根據車輛的流量自動調整紅綠燈間隔等。這些應用模式,不同程度地體現了企業對未來市場的認知和把握,同時也在激發著企業對新模式的探究。
物聯網的無限未來必定繁衍在更具創新的市場應用模式中,比如現在的商品以出售方式流通,在未來知道產品的使用頻率或如何使用的,可以創造額外的選項——按使用付費,而不是直接出售。這種全新模式的假想,改變了企業的贏利模式,同時讓企業全心致力於產品的研發,有效減少了終端鏈的投入規模和時間。
企業間合作夥伴的選擇、產品和技術的創新以及應用模式的預知和創新這三個支撐點,是物聯網經濟發展的一個基礎,隻有確保這三個創新的支撐點,企業才能使物聯網化的產品和服務消費以星火之微逐燒燎原之勢。
(編輯:繩 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