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開卷

作者:鄧敏

沒有人能逃得過對“似水流年”的感歎,尤其是春節親友重聚之時。曾經英俊瀟灑的舅舅變成了頭發花白的老人,曾經拖著鼻涕的小毛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曾經風姿綽約的少婦隻留下美人遲暮的傷感,歲月與風霜不緊不慢,在每個人的故事中將流年串起,變成似水的模樣。

王小波說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隻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形象的描述是:“就如一個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潺潺流水,粼粼流光,落葉,浮木,空玻璃瓶,一樣一樣從身上流過去。”

一個人有一個流年,一個流年述說著一個故事,一個故事見證著一個真理。

我最敬重的一位長者陳老先生,耋耄之年,筆耕不輟。快八十的人,精神矍鑠,沉浸在他學術的花園裏,竟不知老之將至。陳老先生著書與身等高,沒有文憑,沒有高校的職稱,卻在國際菌文化研究領域享有盛譽。陳老先生伴著中國最貧窮的時代出生、成長,三十歲立誌,開始自學,從蘑菇栽培深入至食用菌研究,再延伸到菌文化在中國曆史以及人類曆史的探索與研究,並創建了菌文化的學術體係,五十知天命之年,因為在日本的影響力而引起國內的重視。少有人知道,在他看似一舉成名的背後,隱藏著的歲月印痕之深——二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自學鑽研至深夜;下雨天,在漏雨的家裏撐一把雨傘便進入自己的世界;汗牛充棟的書籍都是省吃儉用,一本一本買回。陳老先生是我閨蜜的父親,因為彼此欣賞,收我為閨女。在閨蜜印象中,父親從未休息過一天,即便是大年三十,年飯後陪孩子們看不上兩眼電視,便又一頭紮進書房裏。有幸在我年少懵懂浮躁的歲月與其相識,他的經曆讓我相信水滴石穿定有時,明白時間與堅持的力量,羨慕寄情某項事業中的入世態度與出世精神。

我最敬重的一位女子劉女士,她的流年是真正的悲慘世界,故事奇幻得足以令電影失色。她與老公初中相戀,倆人都不算是好學生,卻是小城裏最潮的一對青年。在港片流行的歲月裏,老公有賭博的天賦,畢業後便成為小城的賭王,有一幫小弟追隨。劉女士享受著港片裏大嫂的寵愛,結婚生子的排場令小城動容。兒子五歲時,夢魘般發現老公吸毒,她的天從此塌陷,生活疾速往另一端沉淪。吸毒的人穿越在瘋狂與理智之間,戒毒複吸,戒毒再複吸,再戒再複吸……為了遠離容易複吸的環境,她陪著老公遠走他鄉打工,賣包子,開麵店,十幾年來,她在無數次崩潰的邊緣站起來,從一個美麗時尚的少婦滄桑成一名極普通的婦人。但她很滿足,因為和她老公一起吸毒的兄弟都早已離開人世,她的不離不棄,讓老公回歸到正常人的軌道,兒子雖然沒能讀大學,但為人樸實,成為一名優秀的工人。劉女士是我的親戚,她的經曆每年在我記憶裏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個中苦難不是語言所能描述,任何時候見她,她總是麵帶笑容,從不抱怨,從不給親戚們壓力。在她身上,我真實地看到現實遠比故事殘酷,同時也看到現實中人性的魅力遠比我們能看到的生動。

真理在人間,一個人的流年影響著另一個人的流年,正是身邊這些真實的故事,讓我讀懂並堅信一些最樸實的道理:堅持就是勝利;生活再苦也要微笑;做好人,做好事。

似水流年是一個人在時間、空間、人間的纏綿悱惻,是錯綜複雜的情節給予的啟示,是片刻頓悟中對生命軌跡的洞見。梅豔芳在《似水流年》裏吟唱:誰在命裏主宰我,每天掙紮人海裏麵,心中感歎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

蒼穹之下,一個流年串起另一個流年,生命有跡可循,命運在自己手裏,在似水的流年裏厘清過去,洞見未來,努力用你的流年照亮他人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