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
編讀
封麵點評:
有一段時間。我走在街上,看著街道兩邊的店鋪,覺得未來會隻剩下兩種:一種是受益於互聯網發展的,一種是受製於互聯網發展的。
設想一下,未來帶寬速度無限快,屏幕的分辨率又足夠高,會發生什麼?什麼樣的店鋪會被消滅?顯然賣標準品的首當其衝,而那些提供便利、服務、體驗產品的店鋪受到的影響則相對較小。
——王興
反饋
看大佬再論傳統零售和電商
回應:1月刊封麵專題《世紀賭局》
CCTV2012年度經濟人物典禮上,王健林和馬雲就傳統零售和電商未來的市場份額設下“1億賭局”:未來十年,如果電商能占據整個大零售市場份額的50%,王健林贈與馬雲1億元,反之,馬雲還他1億元。在隨後的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內部沙龍上,王健林和馬雲就此話題再次展開爭論,主要觀點如下:
王健林:其實我也用淘寶買東西,但我然堅持相信無論十年還是二十年後,中國實體店的比重仍會大大大於電商。現在美國電商所占比重大概是9%。
馬雲:對你這個觀點,我隻有一個擔心,你的判斷是基於美國電商的發展。2012年淘寶的交易額比eBay全球和亞馬遜全球兩家加起來還要大。
為什麼我們能夠發展得那麼快?我看也不是因為我們做得好,而是因為中國的商業基礎設施太差。中國這十多年的發展,你去看看有多少超市和百貨大樓能夠遍布全國各地?本身就是支離破碎。第二他們跟客戶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建立起來,純粹是在賣貨,而互聯網一旦發展起來,先是跟客戶建立體驗關係。
主筆點評很到位
回應:1月刊《玩味MASA》
看完這篇文章,似乎有點明白彩妝品牌瑪麗黛佳為什麼能夠異軍突起了。原來這家玩轉色彩和時尚的彩妝批發店鋪,背後也有崔曉紅的影子。而根據我不多的認識,崔曉紅應是在經營MASA STAITION找到彩妝的靈感之後,才創辦瑪麗黛佳品牌的。如今,一個在銷售領域小有所成,一個在品牌領域特性鮮明,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令人佩服。對於MASA STAITION,貴刊主筆吳誌剛的點評很到位,請允許我借貴寶地再重複強調一下:店鋪潮流化;商品豐富化;陳列專業化;銷售自選化;庫存管理前台化。其實這精辟的幾點,哪是在說這家批發店鋪,分明是在告訴我們零售店鋪怎麼做。嗯,受益匪淺,容我好好消化消化。——陳偉明
品類建設是個係統活
回應:1月刊《零售之鷹“殘忍”的屈臣氏品類管理曆程》
我們現在正在越來越多地提及到品類這個詞,尤其是零售商們。通過屈臣氏的案例,我們也能看到,一個新興品類在店內真正成長起來,是需要慢慢用心培養的,一蹴而就的事情可遇不可求。當然,這不意味著我們對什麼東西都要充滿耐心,還要看這個品類值不值得花力氣去培養,那這個考驗的就是經營者的能力了,尤其是前瞻判斷能力。如何培養和訓練這個能力?我的做法是:加強與同行交流,抓住機會多實地考察一些先進店鋪,多看看像《化妝品觀察》這樣的專業雜誌。——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