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彥斌的務實與激情
商道
作者:袁堯
史彥斌認為,作為化妝品傳統產業鏈中的中間環節,代理商需要對這一事業富有激情和實幹務實的精神
對於四川綿陽真雅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史彥斌而言,其能在化妝品代理領域裏站穩腳跟多少有機緣巧合的因素在裏麵。當然,9年前的史彥斌也不會預料到自己的化妝品生意盤麵會有今天這般規模。
2004年,史彥斌從西北的甘肅省隻身來到西南富樂之鄉四川綿陽市開始他的創業計劃。是年,綿陽真雅商貿有限公司成立,通過對本土護膚品牌珀萊雅在綿陽、德陽和廣元等四川三個地級市的代理權掌握,史彥斌正式踏足化妝品行業。
經過9年的市場征戰,史彥斌已經將自己的化妝品品牌代理版圖由最初的一個擴張到現在的七個,在保持代理品牌數量穩步增長的同時,真雅的終端網點數量、質量也在不斷提升中。現在,史彥斌和他的真雅商貿儼然已成為綿陽化妝品代理領域的一方霸主。
回顧自己9年時間對化妝品代理業務的經營,史彥斌認為,代理商作為化妝品傳統產業鏈中的中間環節,貴在需要對這一事業的激情和務實精神。“代理商在創業初期,隻需要積極響應品牌方,跟著品牌商務實勤幹就行。當自身有了一定的資金儲備後,就需要我們傾注對化妝品行業的激情,並在經營策略上做出改變,比如拓寬代理品牌的矩陣等。”史彥斌對《化妝品觀察》說。
而在史彥斌看來,真雅商貿目前所做的正是對激情和務實的結合,沉下心,練內功。
2004年,剛剛創立真雅商貿的史彥斌,對化妝品行業的了解和認知單薄得如同一張白紙。而正是這種零認知、零人脈的開端,迫使史彥斌在創業早期不得不更加踏實本分、親力親為地去接觸市場。“當時的真雅在市場開拓上很困難,記得有一個客戶,我反反複複和他溝通了6次,才最終敲定下合作關係。”回憶當年,史彥斌依然難忘艱難經曆。
綿陽化妝品市場有個約定俗成的規矩——但凡新晉的代理商,若想把手中的代理品牌鋪貨到市場終端,都需要在事先進行現金鋪底。這對於創業初期,資金並不充裕的史彥斌而言,無疑是個難題。但是,當時的史彥斌別無選擇。
通過最初近半年時間與終端客戶的不斷磨合,真雅商貿與許多終端客戶迅速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係。隨後,眾多與史彥斌有合作關係的客戶紛紛取消了對真雅商貿“現金鋪底”的不合理條例。同時,到2004年底,真雅商貿的網點數量也從0拓展到30餘家。
之後的2005年,隨著珀萊雅品牌在國內化妝品市場的異軍突起,史彥斌迎來了自己事業的第—個發力點。
珀萊雅的迅速崛起使得史彥斌的工作開始變的簡單化,借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積極地響應品牌方策略,並對促銷活動進行有力地配合”。由於珀萊雅公司的活動力度大、造勢強,為了更好地提升促銷活動的吸引力,史彥斌大量地購買了一些日用品,對促銷活動進行贈品配發。據史彥斌回憶,那時候,每個季節消費者可能需要的日常用品,自己幾乎都買遍了。而不吝成本的投入也給史彥斌帶來了較好的活動效益,“當時一場投入5000元的促銷活動,銷售業績基本能達到5、6萬元”,史彥斌回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