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妝無為而治
商道
作者:沈佩
2012年,紅妝銷售額突破2400萬元。老板李東林是名副其實的“甩手掌櫃”,把權力大膽下放給店長,可謂是“放養”經營
對於紅妝化妝品店,有兩點讓我印象深刻:一是給每位進店顧客提供一杯水,一是前來免費修眉的顧客絡繹不絕,有位母親還特地帶著女兒來修眉。這兩項工作技術含量並不高,難的是堅持,但紅妝堅持多年,已成為門店約定俗成的製度。其踏月寺街店店長範傳亞告訴《化妝品觀察》,每天來修眉的顧客從未斷過,忙起來時還會出現排隊等候的現象,而店內的桶裝水每天的使用量是3桶,夏天能達到6桶/天。
一般情況下,每桶桶裝水的容積是19L,如果紅妝倒給顧客的每杯水以150ml計算的話,踏月寺街店每天的人流量在400人次以上,夏天更是翻一番,超過800人次。忘了交待紅妝的背景資料,其是一家縣城店,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
粗放經營
2003年,李東林在固始縣城踏月寺街開出第一家門店,主營玉蘭油、丁家宜、隆力奇等流通品,如今門店則彙集著悠萊、泊美、自然堂、丸美等護膚品牌,以及美寶蓮、卡姿蘭、巧迪尚惠等彩妝,而由於當地超市在洗化品類上獨占鼇頭,紅妝因此將洗化用品的占比降至不足5%。
受限於當時固始縣城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消費水平,紅妝兩年後開新店時選擇信陽市的另外一個縣城一一商城縣。到目前為止,紅妝擁有縣城店5家,其中固始縣3家,光山縣、商城縣各1家,鄉鎮店達17家,並在信陽市區以前店後院的形式開有一間700多平方米的大店,李東林自稱該店經營情況不甚理想。
門店細節到位,店數小有規模,按常人思維模式,或多或少與店老板的悉心經營密不可分,但李東林卻是名副其實的“甩手掌櫃”,早已不再過問門店的具體事務,也極少參加會議,有些代理商的活動安排店員做代表。
出人意料的事情不僅於此,紅妝係統門店數量超過20家,從未同時聯動舉辦大型促銷活動,甚至沒有設置企劃部、行政部等各種部門,除了門店就是倉庫,外加一名財務人員。當記者滿臉疑惑地詢問個中因由時,李東林笑著吐出三個字:簡單化,並補充道,“不整那些沒用的”。
那麼,紅妝到底是如何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保持正常運轉呢?答案是店長負責製。
對於零售行業來說,店長負責製並不是什麼稀奇事,怎樣使其取得的效果最大化才是根本,放權毫無疑問是大多零售們共同的選擇,李東林也是如此,但他給到店長的權力更多、更大,店長猶如“一店之主”,打理門店大大小小的事情。
紅妝實行店長負責製由來已久,自2005年在商城縣開設第一家分店以來,其門店管理就以店長為主導。李東林說,固始縣和商城縣雖相隔不遠,但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於是交給忠誠度高、執行力強的店長全麵負責,“這麼多年來,基本上沒有出現什麼較大的問題。”
按理說,店長的主要職責是對店員進行考核與日常店務管理等等,紅妝卻大不相同,店員工資發放、人員招聘、與廠家溝通相關事宜等都屬於店長的職責範圍,且每家店“各自為政”,彼此間的往來並不頻繁,更重要的是,李東林沒有製定條條框框對店長的行為進行約束與規範,可謂是“放養”。其踏月寺街店店長範傳亞則透露每家店都有自己的風格與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