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企業內部控製實務(8)——固定資產管理(2)(1 / 2)

根據實物調查,對於已認定為不能運轉的固定資產必須將其歸類為閑置資產。尤其在資產減值會計處理被引入後,由於閑置資產的會計處理發生了變化,故一定要實施必要的控製。困難的是,模具等用途有限的固定資產今後是否會使用,還是會被報廢尚且未知,在某些情況下必須向產品的供貨方確認後才能做出判斷。

我們在第七章中提到過,中國的《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和日本SOX的《實施標準》都將“資產保全”作為內部控製的目的之一。通常情況下,固定資產的轉移較存貨困難,然而,有必要防止發生未經批準的固定資產被搬出、轉移等。此外,在固定資產的資產保全方麵還有一個重要特征,那就是必須注意與生產設備相關的勞動安全事項,與建築物相關的法規,消防法等眾多合規關聯事項。

“不可見的”固定資產:

采用資本化還是費用化會導致損益的很大變化

一說不可見固定資產也許就會想到是無形資產,而實際上應該更加寬泛,應該將資本化的修理費用和固定資產折舊等與無形資產一並在這裏記述。

修理費用和固定資產折舊

符合資本支出的修理費用應被計入固定資產,不過實際操作部門經常會將這一點遺漏,而僅作為費用通知會計部門。

此外,記賬時以怎樣的歸納方式在台賬上記錄也相當重要。部分更換、部分報廢的時候,需要弄清楚各個部分,然後分別確切登記。發生部分毀損或停止使用的情況時也是如此。

對於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稅法中已詳細規定了何種資產以何種使用年限計提折舊,但有時稅務的標準不一定適用。雖然在中國和日本這樣的做法不是很普及,但在歐美,很多情況下公司會區分管理會計上的折舊和稅務上的折舊。如果稅法的標準和經濟實際情況發生很大的背離,那麼會計上和稅務上的折舊就應當分開管理。這一點其實也適用於將修理費用作為資本化支出的部分。

同時,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會直接影響計提的折舊費用,從而會對損益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實際使用的固定資產的估計使用年限因故發生變更,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政策變更一樣需要得到批準。

研發、軟件

在中國,盡管研發和信息係統軟件通常價格較高,但實務上常見未得到正確處理的情況,比如將研究階段發生的費用或無法滿足無形資產的定義及相關確認條件的開發費用作資本化處理;或將應計入資產的軟件作為費用來處理;或者不管其性質統統計入資產,等等。從內部控製的角度,公司需要按照適用會計準則的規定實施相應的會計處理,並將會計處理的依據以書麵的形式記錄下來。

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是從事智力創造性活動取得成果後依法享有的權利。中國新會計準則中,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等都屬於無形資產。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不具有可辨認性,所以不屬於無形資產。

在日本,商譽在企業收購時被計入相關賬戶中,不過根據2005年4月1日以後開始實施的會計年度的減值會計,如果目標企業由多個業務組成,那麼原則上將每個業務單位的商譽分開記錄。據此,收購的目的是獲得特定的市場和大型貿易夥伴,如果獲得(不作為商標權計入的)品牌,那麼也應該將其分開記錄。和剛才提到的資本支出的修理費用類似,該特定的業務、市場和與大型貿易夥伴的關係、品牌價值發生毀損時,需要計提各種各樣的減值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