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次夜襲奏效
8月7日,在馬山方向,美第8集團軍以第25師為主實施大規模反擊作戰――“基恩作戰”。該作戰行動以25師師長的名字命名,進攻兵力約為2.4萬人,由第25師(欠第27戰鬥群)、第5戰鬥群、第1陸戰旅和韓國的閔支隊(約500人)編成,在101輛坦克的支援下,於上午6時30分從現接觸線發起攻擊,沿三條公路向晉州山口實施分進合擊。在馬山公路方向,進攻取得了預期進展;但在主力進攻的鎮東裏方向卻發生了意外。原來美軍的進攻與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第6師(“幽靈之師”)的進攻發生正麵衝突,雙方對進相互交叉發生了混戰,無法知道誰進攻誰。
為了保障作戰的連續性,美軍向342高地的第5團戰鬥群2營空投給水和彈藥,第一次落到了人民軍的陣地上,第二次落在兩軍之間,第三次才算投到自己的陣地上。在鎮東裏,美軍的炮兵忽而打西麵又忽而打北麵,接著又必須將射向改向東麵,而人民軍都能避開美軍的正麵,進攻它的右側後,朝鮮人民軍對基恩支隊的配置和行動了如指掌。激戰中,美軍處處被動,主要補給線也被切斷,戰局混亂得一言難盡。最後人民軍衝破了美軍防禦,到達鹹安和馬山西部一線,美軍初戰受挫。
8月8日,“基恩作戰”繼續實施,陸戰旅第2營接替第5團第2營防守342高地,可是第5團第2營剛一下山,又接到團的命令,去進攻第城店北高地,由於部隊疲勞和步炮協同事先未組織好,進攻失敗。於是,基恩將軍和第5團戰鬥群群長奧道爾上校到達第一線督戰,2營營長認為白天過於倉促且暴露企圖,決心進行夜襲。晚上,經過充分準備的美軍,在坦克和炮兵支援下,以兩個連並列突擊,由於出奇不意,攻擊奏效,強襲成功,這是美軍在朝鮮戰爭中進行的第一次夜間進攻,並取得了勝利。
8月9日,第25師的“基恩作戰”打通了人民軍封鎖的補給通道,開始了全麵進攻,第1(海軍)陸戰旅在背屯裏南方擊破部分朝鮮人民軍,情況發展順利,自身減員也不少,中暑的人不斷出現,但是,在陸戰隊傳統精神的鼓舞下快速前進,對人民軍形成了追擊狀態,這是美軍的第一次快速進攻,看到戰場態勢,第8集團軍指揮官沃克的愁眉總算展開了。10日,第25師的基恩作戰進展順利,第1(海軍)陸戰旅到達固城北側,第5團戰鬥群中午前後擊退了部分人民軍部隊,進抵鳳岩裏,美第35團準備進攻晉州山口。當天,美第9軍司令部在日本重建,由弗蘭克·米爾伯恩擔任軍長,用於指揮美第25師和第2師。米爾伯恩曾任美第1師師長,第21軍軍長,其最大的嗜好是無論在平時還是在戰場上,總帶著一隻德國牧羊犬。11日,第25師35團占領師的進攻目標“晉州山口”,第25師基恩作戰實現階段目標。
(二)被迫撤出機場
8月10日,朝鮮人民軍第2軍團第12師進至浦項周圍,切斷了向長沙洞後撤的韓軍第3師的退路,使浦項和延日機場麵臨著直接威脅,聯合國軍東線防禦陷入危急。第8集團軍立即抽調唯一的集團軍預備隊——第9團1個營,編成布萊德雷支隊,向延日機動,負責直接警衛延日機場。同時,集中韓軍第17、第26、第25團、韓國第1遊擊大隊、浦項海軍陸戰營、美軍75毫米榴彈炮連等編成浦項支隊,擔任安康裏正麵的防禦。11日,朝鮮人民軍在長沙洞包圍了韓國第3師。12日韓國第3師受到南北夾擊,被壓縮在一起,處於極端危險之中。
11日,朝鮮人民軍第12師向浦項發展進攻,從慶山向延日急進的布萊德雷支隊受到遊擊隊的伏擊而被切斷,前進受阻;向杞溪進攻的浦項支隊因受到反擊陷入混亂,人民軍一部推進至浦項。沃克將軍立即派空、海軍對浦項進行集中猛烈的炮擊和轟炸,遏製了人民軍進攻的勢頭。麵對人民軍的威脅,延日機場的美空軍第5航空隊不得不開始撤離飛行隊和器材。13日,朝鮮人民軍的第12師一部和第5師一部進抵浦項附近,受到了第8集團軍的艦炮射擊、空軍的轟炸和韓國第17團的反擊。美空軍第5航空隊主力開始撤出延日機場。
(三)墳墓“血的峽穀”
8月11日,第25師基恩作戰基本達到目的,為進一步擴大戰果,繼續實施攻擊。中午前後,美第1(海軍)陸戰旅發現了人民軍,在海盜飛機協同下急襲了朝鮮人民軍第105師第83機械化團200台車輛的行進縱隊,殺傷200多人,毀壞車輛55台,並占領固城以西7公裏地域。進攻結束時,美軍趕到襲擊地點,軍官和軍士們試開扔在路上的蘇製黑色軍用吉普車和帶鬥摩托車,其中大部分是嶄新的,當陸戰隊員們打開機蓋時發現,吉普車的發動機卻是他們福特公司的產品——這是二戰期間美國通過租借法案援助蘇聯人的貨物。由於美軍大量使用凝固汽油彈,很多車輛和人民軍官兵被燒死燒傷,美軍把此次戰鬥稱為“固城火雞戰”,據說是開戰以來美軍取得的最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