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朗星稀插敵後
在朝鮮降仙洞,誌願軍第38軍指揮所。38軍軍長梁興初、政委劉西元和副軍長江擁輝正在地圖前研究作戰情況。“報告!”軍偵察科長張魁印走進礦洞並向幾位首長敬禮。梁興初召呼著說:“來來,怎麼樣,敢不敢帶點人先給我插進去?”張魁印嚴肅地說:“有啥不敢的?”梁興初說:“準備好了,今晚就出發,26日必須給我炸掉那座橋。”張魁印回答:“保證完成任務。”實際上,對插入敵後作戰,偵察隊已進行了認真研究。接著副軍長江擁輝把張魁印叫到地圖前又作了具體交待:“武陵裏西傍大同江,有一條支流橫跨由南通往德川的公路。那裏有一座公路橋,你們必須於26日早上8點之前炸掉這座橋,估計那時候受到攻擊的敵人可能南逃,北上的敵人也可能增援,這個時候把橋炸掉,才能保證主力部隊全殲德川之敵。”最後,江擁輝問:“今晚能過大同江嗎?”張魁印說:“沒有意外是可能的。”江擁輝說:“你帶的這個先遣隊人多,穿過敵人的前沿陣地困難很大,不過,有傷亡也要過去?”張魁印說:“是!”顯然,江擁輝為這支隊伍是否能在韓國軍隊的嚴密封鎖下順利地插入敵後感到一絲擔憂,說:“實在過不去,也要打一下,抓幾個俘虜回來。”
在朝鮮降仙洞,誌願軍第38軍前沿陣地。11月24日晚上,38軍的先遣隊利用前沿部隊佯攻的掩護下,在月朗星稀的深夜出發了。先遣隊由323人組成,其中主要是工兵,還有英語和朝鮮語的翻譯以及前來充當向導和聯絡員的朝鮮平安道內務署的署長和副署長。除了攜帶必要的武器之外,還攜帶了通訊和爆破器材。先遣隊的中國官兵每人的手臂上都係上了白毛巾,悄悄地向韓國軍隊的陣地走去。在戰爭中,尤其是在大戰前夕雙方處於一觸即發的對峙中時,一支323人的隊伍要穿過敵方的前沿陣地而且還要不被其發現,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誌願軍第38軍指揮所裏,當38軍先遣隊出發不久,誌願軍司令部來電,說不準先遣隊帶譯電員——怕萬一出了事,讓敵人知道了電報密碼,損失就大了。軍長梁興初說:“先遣隊沒有譯電員,怎麼和指揮所聯係?還是相信自己的譯電員吧。”正好這時一發炮彈將電話線炸斷了,先遣隊也已經出發了。於是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這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1月24日晚,第38軍先遣隊走了一會兒,看見道路已被鐵絲網封鎖,以折回來向另一個方向走。這樣他們在韓國軍隊的前沿來回試探,尋找可以插腳的地方,韓國軍隊居然沒有發現。終於,先遣隊找到一個坡度很陡的山腳,可能敵人認為這個地方人根本通不過,所以沒有很嚴密的防範措施。山腳果然落不下腳,坡陡,土質鬆軟,士兵們走上去就往下滑,山腳下是一條小河,結果士兵們疊羅漢一樣疊在一起,滑進小河。再往前走,接近前沿,又見鐵絲網,還看見韓國士兵正在月光下挖工事。偵察員非常有經驗,趁著一片雲彩遮住月亮,113師偵察科長周文禮的帶著幾個人,迅速把鐵絲網頂起來,隊伍一個跟一個地彎腰鑽過去,一連鑽過三道鐵絲網,323人在韓國士兵的眼皮底下順利地進入了一片樹林,張魁印在樹林裏清點了一下人數,一個都不少。
(二)細碎的浪花
一條大河擋住了38軍先遣隊前進道路,江橋已經被敵人炸毀,人員又難以渡河。此時,先遣隊向導告訴他們,朝鮮人民軍從平壤撤退時,在江上修了一條藏在水麵下的“水中橋”。為了尋找這個橋的,先遣隊順著公路走,對麵開來滿載韓國士兵的汽車,居然就這樣麵對麵地擦肩而過,先遣隊象是在自己的地盤上行軍一樣。實際上,中國人與朝鮮人外觀上沒有什麼差別,黑暗中軍裝看上去都差不多,不過,先遣隊官兵們的手都握著開了蓋的手榴彈、緊張得出了一身汗。過去之後,中國士兵們都暗自好笑,覺得奇怪,韓國的兵怎麼這麼好糊弄。
先遣隊進入了一個叫古城江的小鎮,預先情報得知的那座水中橋就在這個地方。小鎮已經有韓國軍隊防守,當時,軍部偵察連一班長郭興運率領一名戰士打前站,想進暮灘裏的一個農舍找個老鄉問問情況,沒想到屋裏的敵人正在生火做飯,一見持槍的一班長進去,便接火打起來。郭興運先敵人開火,以猛烈的火力將敵人堵在屋內,十分鍾後,敵軍一個排的兵力大部分被小分隊殲滅,而郭興運同誌卻光榮犧牲。從俘虜嘴裏知道,水中橋已經被韓國軍隊發現,並且已有部隊在防守。先遣隊的一個排迅速往渡口跑,江邊的一個小屋子裏有幾個韓國士兵正在玩著什麼,象是在賭博。周文禮讓朝鮮聯絡員故意用朝鮮語大聲說:\"把鞋脫了,準備過江!\"由於聲音大而鎮靜,幾個韓國士兵竟然以為是自己人,頭也沒抬繼續玩著。到了江邊,周文禮緊張起來,這水中橋在哪兒呀?因為如果找不準水麵下的橋就下水,韓國士兵肯定會看出破綻來。他向江麵上看了一會兒,看見江麵上有一條通向對岸的細碎的浪花。周文禮伸腳走下去,果然這就是水下橋。本來認為是很艱難的渡江,就這樣兒戲般地過來了,韓國軍隊的前沿警戒和對大同江渡口的防守形同虛設。
38軍先遣隊又走了幾裏路,看見了一個小村莊,因為不想和敵人糾纏,就從村莊邊上過,可是在必須通過的小路上,發現一個韓國士兵抱著槍在路中間遊動,看來是個遊動哨兵。先遣隊好象沒看見這個哨兵一樣,隻管呼呼啦啦地走,抱槍的韓國士兵被擠到一邊呆呆地看,中國士兵嫌他礙事,幹脆用肩膀把他碰到溝裏,他爬上溝的另一邊,還是這樣呆看。這時,突然響起了槍聲,原來先遣隊的一個班進入村莊想抓一個向導,被敵人發覺了。雙方打起來,先遣隊想衝過去,結果被敵人的機槍壓製在公路上。先遣隊的行動絕對不能暴露,張魁印立即決定不能這樣打下去,命令隊伍擺脫敵人,離開公路上山。沒等韓國的士兵們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先遣隊的幾百人已經消失在黑暗濃鬱的大山之中了。這是座古木參天的大山,從淩晨2時一直爬到早上8時,先遣隊爬到了山頂。夜裏過江時棉褲和鞋都濕了,現在已經凍成了冰。士兵們邊吃幹糧邊在太陽下曬褲子。電台和軍裏聯係上了,並報告了這一夜的情況和水下橋的位置。這裏距離先遣隊的目標武陵裏還有70公裏,山下的公路上韓國軍隊的汽車來來往往,白天走大路肯定不行。下午14時,先遣隊再次出發,走山間的小路。山間荊棘亂生,朽木倒伏,先遣隊一邊開路一邊前進,走到天黑的時候,北麵傳來炮聲,回頭一看,炮火映紅了德川上空:第二次戰役打響了。
(三)光屁股殺敵
38軍在第一次戰役中,曾因延誤攻擊時間,進而沒有完成向敵後迂回的任務,受到彭德懷司令員的批評。此次作戰,全軍上下情緒高昂,決心打好翻身仗,各師以勇猛果敢的行動實施穿插分割,對德川之敵實施迂回包圍。
第113師從敵右翼向德川以南迂回,由巨門洞、鬆下裏兩個方向發起攻擊,在擊潰當麵之敵後,迅速穿過韓國第7、第8兩師接合部,於25日晚21時從新坪裏徒涉大同江,師長江潮、政委於敬山帶頭脫下鞋襪和棉褲纏在背後,率先跳進冰透骨髓的江水中,向對岸衝去。特別是當338團後衛1連光著下身正在過江時,忽有韓國第6師約1個營的敵人從左邊往渡口跑來,連長立即令1排長“跑步占領灘頭陣地”。1排戰士立刻在江裏飛跑起來,奔上江岸。機槍步槍一齊向敵開火。3排也在江北支起機槍給以火力支援,炊事班的人也拿著飯鏟,舉著菜刀上去抓俘虜,1連一下子捉了140多個俘虜。高興之餘,大家感到一陣寒意,相互一看,又都笑了,因為殺敵性急,來不急穿褲子,官兵們都光著屁股,他們趕快穿上褲子和鞋襪又繼續前進了。之所以光著下身渡河,這還一段深刻的教訓。據當時任38軍衛生部長的肖邦寧(後任海軍總醫院院長、海軍後勤部衛生部長)回憶說,初到朝鮮部隊沒有經驗,官兵們都穿著棉褲徒涉冰河,可是上岸後官兵們都尿不出來尿,原來尿管被凍住了,加上棉褲也濕了,情急之下就用火烤下身,造成很多官兵尿道和膀胱傷殘。後來采取的辦法是,將棉褲脫下用頭頂著或纏在上身,光著下身渡河,上岸後要用雙手揉搓生殖qi和膀胱,按摩幾分鍾後就能小便了,然後再穿上棉褲,這樣就可以繼續戰鬥了。113師於26日8時到達德川以南的濟南裏、遮日峰和龍洞南山地區,切斷了德川、寧遠兩地之敵的聯係及德川之敵的南逃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