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跟韓寶來衝完涼出來,換上了輕鬆的T恤運動衫一起坐下來吃早餐。早餐是銀耳蓮子粥,加四樣點心。總理看韓寶來盡顯疲勞,胃口不好,不禁關切地問:“上午還睡嗎?”
韓寶來拿起一塊淩晨他曾經吃夜宵吃過的糕點,笑著說:“不睡了。放我一天假吧,我到北京逛一逛。這是什麼糕點?口感特別好,壓著齒輪印,印著玫瑰花,色澤雪白,質地酥脆,吃在嘴裏香甜清涼,軟而不膩,入口即化。”
“你是有口福的,這是芸豆糕。據說是當年老佛爺慈禧太後的最愛,我是特意讓大廚給你做的,我平常可吃不著。”
韓寶來指著他自己:“我是貴客?”
“是啊,我還怕招待不周,留不住你啊。”總理還煞有介事地介紹了那三款糕點,“這是金糕,像不像金條?”
韓寶來吃了一口,狐疑地問:“形狀樣,顏色倒像朱紅。這不是山楂味嗎?酸酸甜甜。”
“沒錯。這其實就是山楂糕。相傳一年夏天,烈日炎炎,吃遍了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後麵對禦膳房的精致菜品食之乏味,突然太後心血來潮,想吃山楂糕來解饞,於是宮人們急忙找來京城做山楂糕最出名的張掌櫃趕製。後這精選原料、細致加工的山楂糕送到了慈禧麵前,色澤紅潤而且透著絲絲金黃,慈禧品嚐後極為喜愛,不僅對這爽滑細膩、酸甜可口的滋味讚賞有加,更是愛極了這皇家專用的金色,於是金口一開、禦賜親封其名為‘金糕’。這金糕的叫法,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並一直延續至今的。而這張掌櫃,便是老字號‘泰興號’的老板,目前這家老店就在鮮魚口胡同,牌匾已換成了‘金糕張’。店麵很好找,因為整個鮮魚口胡同,隻有金糕張的店麵是一座八角轉角樓,有著略顯斑駁的門麵。我是專門讓人到金糕張老字號買來的。”
“原來,這是無上恩寵?”韓寶來做了一個鬼臉,“那我還得用心品嚐用心去體驗。這是什麼餅?老婆餅吧?”
韓寶來拿起一個醮著芝麻的燒餅,總理笑了,有點笑他拿魚翅當粉絲吃:“這是圓夢燒餅。圓夢燒餅其實是燒餅夾炒肉末,所以也叫肉末燒餅。這肉末燒餅應該是傳說最廣的宮廷小吃了。相傳,是慈禧做了一個夢,夢見炒好的肉末加在燒餅裏,極其美味,結果當天的進膳的時候,就吃到了,還因此賞了禦廚二十兩銀子。這個故事極其有名,以至於所有做宮廷菜的老字號都會有這樣吃食。聽鸝館是專做宮廷菜的老字號,從50年代開始就是國家接待外賓的重要餐廳,據說他們的很多菜品都是根據宮廷檔案,從全北京市調撥廚師力量,傳承、研製、開發的。因為聽鸝館的牌匾是當年慈禧太後欽提的,所以他們對於慈禧的禦膳風格更加突出,那麼這個肉末燒餅,必然是一個重點品種。肉末燒餅最主要就兩點,一是燒餅口感外酥裏喧,有麵香,二是肉末幹鬆,肉香濃鬱。其實,裏麵重要一點,就是炒肉末的時候不能放油,要煸出肉裏自己的油,再加入佐料,這樣才能既幹鬆,肉香又好。”
“啊喲,阿彌陀佛,感謝老佛爺賣了國,卻做出這麼好吃的美食來。”韓寶來臉上浮著玩笑,拿起了一塊金黃色像是一團紡錘形的絲線,好奇在說,“這個好像我們瀟湘市的蠶繭子,不過是放大了的蠶繭子,有五色絲線呢。”
“老外行。這是龍須酥。聽說過嗎?”
“沒有。龍須酥?那龍須誰敢捋?一聽這名字,非老佛爺,平民百姓誰敢吃?”
“這梆子打不到老佛爺身上。據說是古代皇帝吃的小食品,已流傳民間二千餘年了。正德皇帝遊民間時,發現民間竟有味道、外形如此特別之糖,當時稱之為‘銀絲糖’,入口極香、口味特別,因而對此物產生好感,於是下旨帶回宮中,並取名為‘龍須糖’、也被稱為‘龍須卷’及後再傳入民間,一直是深受臣民們喜愛的食品。龍須酥據傳已流傳民間二千年,一直為皇帝禦用點心,直至雍正年間,龍須酥才名聲大震。相傳,一日雍正皇帝設滿漢全席,宴請文武百官。當禦廚現場製作該酥時,雍正皇帝見其手法嫻熟,似遊龍舞鳳,手中糖絲雪白、纖細,如祥龍之須,遂龍顏大悅,賞賜眾嬪妃臣子,並特封此糖為龍須酥,自此,龍須酥的美名遍傳大江南北。來來,你有口福,我也是第一次吃,有人專門送過來的,吃完我們還要過去找人家要午餐吃。”
“主席送來的?”韓寶來聽這話的意思,驚出了一身冷汗。
“好吃。吃。你這麼聰明,什麼都瞞不住你。吃,吃完,我們一起過去。”總理給韓寶來拿了一個龍須酥,“怕什麼?主席待你不薄啊?是不是心中有鬼啊?你看額頭上冒汗了,看來做了虧心事。”
韓寶來拿著龍須酥,看起來色澤乳白、細絲萬縷、層次清晰,吃一口入口即鬆、回味甘甜,可是內心有一點虛,有點食不甘味,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心神不寧。他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不知犯在什麼上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