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可想而知,別的人每天隻能裝運12.5噸的生鐵,而施密特每天卻能裝運到47.5噸生鐵。而且弗雷德裏克·泰勒在貝德漢姆鋼鐵公司工作的三年裏,施密特的工作效率從來沒有減低過,他之所以能夠做到,是因為他在疲勞之前就有時間休息:每個小時他大約工作26分鍾,而休息34分鍾。他休息的時間要比他工作的時間多——可是他的工作成績卻差不多是其他人的四倍!
有句話說得好:“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可以看出一個人未來的發展。”一個人要做點事,成就一番事業,沒有好的習慣是不行的。嚴格遵守作息製度,可以使我們在學習時集中精力,因而提高效率。因此,生活有規律對學習、工作和保護神經係統以及整個身心健康都很有益處。
良好的作息習慣,意味著要順應人體的生物鍾,按時作息,有勞有逸;按時就餐,不暴飲暴食;適應四季,順應自然;戒除不良嗜好,不傷人體功能;尤其要保持足夠的睡眠,保證每天有一定的體育鍛煉時間。
人類的生活,有許多生理現象都要受到自身存在的一種與時間因素有關的物質的控製。這種物質與日常的鍾表有著類似的作用,被稱為“生物鍾”。人體生物鍾是一種複雜的生理過程,由鬆果體來“指揮”。鬆果體是腦內一個豌豆大小的腺體,分泌的激素叫鬆果體素(也叫退黑激素)。生物鍾紊亂,鬆果體素極度減少和喪失正常節律,將造成體內許多生理功能的紊亂,出現疲勞、睡眠障礙、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下降,損害健康甚至發生疾病。
如果能根據人體的這一生物鍾安排作息時間,使生活節奏符合人體的生理自然規律,就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不容易得病。
不同的人,其生物鍾的規律也不一樣,大致分三類:晝型、夜型、中間型。但對於我們來說,正處在身心發展時期,不管生物鍾是什麼類型,應當取得這樣一個共識:上午8點開始,要進入學習,白天的學習任務安排得滿滿當當。如果過分強調夜型特點,非通宵達旦學習不可,等太陽升起來,你卻要倒床睡覺了。所以我們不應該過於強化自己的生物鍾類型,而應該適應學習的規律。
拿破侖·希爾到麥迪遜廣場花園去拜訪一位參加世界騎術大賽的騎術名將吉恩·奧特裏。他注意到他的休息室裏放了一張行軍床,“每天下午我都要在那裏躺一躺,”吉恩·奧特裏說,“在兩場表演之間睡1個小時,”他繼續說道,“當我在好萊塢拍電影的時候,我常常靠坐在一張很大的軟椅子裏,每天睡兩次午覺,每次10分鍾,這樣可以使我精力充沛。”
時間既不可逆轉,也不能貯存,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特殊資源,它的有限性決定了你必須很好地規劃它,做到有效利用才能讓它發揮最高效力。你生存的價值和境界就體現在你利用時間取得的成績中。所以請不要忽視這個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