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品質、有溫度、有情懷的微信平台
共青天地
作者:鄒琳之
當前,新媒體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行為方式,尤其影響著青年職工群體的成長、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更關乎著未來企業新格局的發展。微信公眾平台作為一種覆蓋麵最廣、時效性最強、互動性最好的新媒體宣傳手段,為共青團工作融入青年、服務青年、傳遞青春正能量提供了更加新穎時尚、樂於接受的載體。
從“搬運工”到“青年友”
“上海鐵路局團委”微信公眾平台於2013年開通,截至2015年初,粉絲僅有2245人,閱讀數寥寥。問及原因,有人說,誰願意去看一個乏味的信息廣告張貼牆?隻是機械轉發一些特色活動信息。
青年不是在WIFI中,就是在去往WIFI的路上,互聯網已經成為聯係青年、服務青年的重要陣地。而團委的微信公眾號,必須找到規律,才能拉近青年與共青團組織的聯係,與青年保持互動。
上海鐵路局團委的微信運營團隊,開始改革。不破不立,經過5個多月的創新實踐,實現了從“搬運工”到“青年友”的角色轉變。
如圖1所示,從2015年2月開始,上海鐵路局團委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呈明顯上升趨勢。截至2015年7月,關注人數突破11000人。最熱門的一期“緣在高鐵活動項目征集”微信(圖2)閱讀數突破9000人次。
圖1:2014年8月1日-2015年7月31日累計關注人數趨勢圖
全體成員開啟頭腦風暴模式
雖然“圈粉”不是我們的主要目的,但關注的青年越多,代表著該共青團組織在青年中越有凝聚力和影響力。對於如何提升共青團微信公眾號關注度,我們進行了一番思考和總結。
學以致用,取長補短。作為一個剛剛起步,缺乏經驗的微信公眾號,與其閉門造車,不如放眼世界,向優秀的共青團組織微信公眾號學習。每天翻看各種訂閱號已經成為微信運營團隊的必修課,尤其是全國各級共青團組織的微信公眾號。別人刷朋友圈的時候,我們則是在刷訂閱號,討論自己的方向。刷訂閱號可以讓我們掌握當下的最新流行資訊,借鑒其他公眾號好的新點子、新想法、新形式。在起初的摸索階段,“易企秀”、“135編輯器”等微信“神器”就是我們發現的“新大陸”,讓我們知道原來微信還能這麼做,也開創了上海鐵路局團委微信號許多個“第一次”。
團隊建設,彙聚力量。要想長期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光靠局團委一兩個負責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一個強大的技術團隊作為支撐。為此,局團委全體成員開啟頭腦風暴模式,數次開會,廣泛從一百多個基層單位團組織招募技術人才。2015年2月,來自各基層單位的40餘名鐵路青年彙聚在一起,在美術、攝影、文學、IT等相關領域都有專長,組建了一支業餘興趣小組,“上鐵青年多媒體工作室”由此誕生。他們既沒有額外津貼,也不占用工作時間,全憑自身興趣愛好和對共青團工作的滿腔熱情。多媒體工作室為“上海鐵路局團委”微信公眾號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強大動力,陸續完成了微信微博Logo設計、上海鐵路局青年誌願者“小甜橙”形象設計、《新職工入職寶典》等一係列卓有成效的項目。這些充滿理想朝氣的鐵路青年,不遺餘力、不求回報地參與共青團宣傳工作,隻為彰顯價值,青春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