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夫君臣非有骨肉之親,正直之道可以得利,則臣盡力以事主;正直之道不可以得安,則臣行私以幹上。明主知之,故設利害之道以示天下而已矣。——《韓非子·奸劫弑君》
[譯文]君主與臣子之間沒有骨肉親情,通過正當途徑可以得利,臣子就會盡力侍奉君主;通過正當途徑不能得到安樂,臣子就會行私侵犯君主。開明的君主認識到這一點,便製定賞罰措施昭示天下。
18.權勢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為百。故臣得借則力多,利多則內外為用,內外為用則人主壅。——《韓非子·內儲說下六微》
[譯文]權力和威勢不可以讓給別人去用。君主失去一分權勢,臣下就會把它當作百分去爭。所以臣下得到君主的權勢,力量就會強大起來;臣下力量強大起來了,朝廷內外就會被利用;朝廷一旦被利用,君主就會受到蒙蔽。
19.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製不肖。故立尺材於高山之上,下臨千仞之谿,材非長也,位高也。桀為天子,能製天下,非賢也,勢重也;堯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鈞得船則浮,錙銖失船則沉。非千鈞輕而錙銖重也,有勢之與無勢也。——《韓非子·功名》
[譯文]有才能而無權勢,雖然賢能卻不能製服不肖的人。所以在高山上樹立一尺高的木材,就能俯看千仞深澗,這並不是木材高,而是位置高。桀為天子,他能製服天下,這不是他賢能,而是權勢重大;堯為匹夫時,連三戶人家都管理不好,這不是堯沒有才德,而是地位低下。千鈞重的東西有船就能浮在水上,錙銖輕的東西沒有船就要沉入水中,這不是說千鈞輕而錙銖重,是有勢位和沒有勢位的關係。
20.愛臣太親,必危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主妾無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聞:千乘之君無備,必有百乘之臣在其側,以徙其民而傾其國;萬乘之君無備,必有千乘之家在其側,以徙其威而傾其國。——《韓非子·愛臣》
[譯文]寵愛臣下太過分,一定會危及自身;大臣地位太高,一定會改換君主的地位;王後和妃子不分等級,一定會危及嫡子;兄弟之間互不服氣,一定會危及國家的安全。我聽說:擁有千輛兵車的君主,沒有防備,一定會有百輛兵車的臣子在他的身旁,以便奪取君王治下的民眾而顛覆他的國家。擁有萬輛兵車的天子,沒有防備,一定會有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他身旁,以便奪取他的權勢而顛覆他的國家。
21.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自將雕琢;君無見其意,君見其意,臣將自表異。——《韓非子·主道》
[譯文]君主不要顯露自己的欲望,如果君主顯露自己的欲望,臣下就會精心粉飾自己;君主不要表現自己的意圖,如果君主表現自己的意圖,臣下就會表現出假象。
22.以一得十者下道也,以十得一者上道也。明主兼行上下,故奸無所失。——《韓非子·用人》
[譯文]用一個察得十個人的陰謀活動,是揭露下麵陰謀活動的辦法;用十個人察看一個人的陰謀活動,是揭露上麵陰謀活動的辦法。英明的君主兼用上、下兩種方法,所以壞人一個跑不掉。
23.民之性,有生之實,有生之名。為君者有賢知之名,有賞罰之實。名實俱至,故福善必聞矣。——《韓非子·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