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冰鑒——精妙識人術(1)(2 / 3)

在曾國藩看來,一個人的骨與神最能代表一個人的品性。所以,《冰鑒》開篇就講“神骨”。這裏,“神”是表現在個人身上的一種整體氣質,所以曾國藩又說:“一身精神,具乎兩目。”在曾國藩看來,觀眼可以查神。而神又有清濁之分。據此可以考察一個人的忠奸邪正。

“骨”主要是麵部骨骼,曾國藩認為貴人的麵部骨骼有這樣九種情況:“骨有九起:天庭骨隆起,枕骨強起,頂骨平起,佐串骨角起,太陽骨線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顴骨若不得而起,項骨平伏起。”

其次,《冰鑒》對人的儀表也非常重視,認為其將顯視一個人的性情、能力、富澤等等。

另外,曾國藩也極重視個人品性的平衡。《剛柔》篇中這樣寫道:“既識神骨,當辨剛柔。剛柔,則五行生克之數,名曰‘先天種子’,不足用補,有餘用泄。”意思是已經鑒識神骨之後,應當進一步辨別剛柔。剛柔是五行生克的道理,道家叫做“先天種子”,不足的增補它,有餘的消泄它,使之剛柔平衡,五行和諧。

在《冰鑒》中,曾國藩總結了整套的識人技巧。從麵相到情態到精神,《冰鑒》中都有詳細的識別方法。因其,對現代領導者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啟迪性和借鑒性。

大家眼中的《冰鑒》

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隻有一套——《曾國藩家書》。其實流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鑒》這部書。

——南懷瑾台灣著名學者

在中國近代史中,曾國藩是一個頗有影響和爭議的人物。由他一手創建的湘軍是一支有很強戰鬥力的隊伍。曾國藩如何能將一批文雅的書生和務農的鄉民練就成一支頗具戰鬥力的軍隊?總結其中的成功之道,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紮硬營,打死仗”。所謂“紮硬營”,就是營壘堅固,號令嚴明;所謂“打死仗”,就是要有壓倒對方的勇氣和破釜沉舟的拚搏精神。正因為曾國藩用這樣的精神治理軍隊,所以湘軍往往能以少勝多,屢克強敵,讓對手望而生畏。當然他幫助主子鎮壓太平天國我們不讚成。在市場殘酷的競爭中,我們也需要培養這種“紮硬營,打死仗”的企業精神。紮硬營,就是要把企業管理的基本功練好,在企業競爭力的每一個環節、每一項流程都按最佳的標準和要求把工作做到位,在這方麵沒有任何捷徑可走。打死仗,就是要培養一種拚搏精神。

——李東生TCL總載

《冰鑒》中的管理智慧

1.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麵部。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冰鑒·神骨》

[譯文]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主要集中在他的兩隻眼睛裏;一個人的骨骼豐俊,主要集中在他的一張麵孔上。各種人,既要看他們的內在精神狀態,又要考察他們的體勢情態。對於文人,主要看他們的精神狀態和骨骼豐俊與否。精神和骨骼就像兩扇大門,命運就像深藏於內的各種寶藏物品,察看人們的精神和骨骼,就相當於去打開兩扇大門。兩扇大門——精神和骨骼,是觀人的第一要決。

2.文人論神,有清濁之辨。……欲辨邪正,先觀動靜;靜若含珠,動若木發;靜若無人,動若赴的,此為澄清到底。靜若螢光,動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靜若半睡,動若鹿駭,別人而深思。一為敗器,一為隱流。——《冰鑒·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