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倚德才而伏於野者,曰潛龍之態矣。WwW COM
世間有磨礪之石,亦存真明珠,是以不能一概論玉石美醜,無論成,抑或曆火而生,皆以成材為終判。
今次行事,不為是非對錯,不論一時得失,亦不敢稱謂學而習,聖人言之鑿鑿,實則入耳則逝,入眼而過,心有念之,又何奈世間醜惡,難用於現世之學。
諸人皆美言善詞,宣講道德於央央大道,口中無一言不道君子,無一字不表美善良知。而其人心之戚戚,不過利來利往,良言佳句不過所為銅臭之物,此類尊者,大行於市,所礙真人不計其數。
今愚生暑期一觀世間百態,皆蓄萬生筆下,有言道著,有言物者,有大揚物欲者,亦有秉持道者,雖不能一一概論,卻也應略表一二,以成“作業”矣。
文審工作,最重於心,字裏行間,不過是情。人間總有百態可訴,如今又遭逢物欲橫流之世,萬篇文章恰又可為雅人俗人一並觀之,是以乃文興盛世。
我國自開放門戶,吸納西學以來,識字率呈幾何態增長,新世紀又生網絡助陣,文字信息一時猶如黃河泛濫之波濤,似泰山傾崩之勢態,盡數落於百姓眼前。尋常人看來,可謂姹紫嫣紅,百花繚亂。
此次賞文評選,雖無決斷之權,卻有拔耀之責,是以每日百千文章入眼,又不能等閑而觀之,唯一一細品其中所言,所訴之時,偶得佳作,輔以工資以自慰矣。
若這網絡文選,自然需道網絡文學之來曆,這網絡文學生於網絡,傳播於網絡,乃是網絡社會本土之物,近年來已隱隱有淩駕現實文學之體量,隻可惜網絡作者人微言輕,又資曆尚淺,實難與一字千金之大家爭鋒。是故網絡文學之於主流社會,不過一個圈子而已。
這不過是以文學體量而觀之,若是是商學者角度,這網絡文學自然便是一座金礦,單單憑著網絡傳播成本極低這一項,便足以壓到實體文章廢紙墨之不便。而若是以社會學者角度,網絡文學則是至於政府之上一顆定時炸彈,甫一引爆,勢必能波及政府掌控力,是以必須加以控製。
因此,作為網絡文學之編,口中雖不能出“文字獄”,但心中也必須放著一本“康雍乾寶典”,翻開那紅色本子,也要對文章中每一個標點加以考核,若不合上頭心意,或不能創造收益,那麼這篇文章便不能過審。連文學性都不必看,因為工業化時代之中,文學沒有半分錢價值。畢竟精神損益無法用金錢衡量,有人死爹媽卻高高興興,有人死隻蛤蟆卻淚流滿麵,誰又能給他們情感橫上一把尺子衡量?這世上最可怕之事便在於,這兩類表現通常又彙聚一人身上,實在令人捉摸不透。
字裏行間批閱審查實在枯燥,卻又不能怪讀者們眼光太挑。主角非得一心向善,非得成就一番功業,你這時情節起伏?那我切問你,一個生來無父無母,卻於街頭廝混,偷搶詐騙之人,為何還會一心向善?一個隻為活命而拚搏之人,你要他成就什麼功業?
讀者腦中需要幻想,這人生已經失敗,便隻能求助於大腦之中那個虛幻影像,去求什麼“心靈雞湯”,仿佛看過別人大悲大喜人生,自己便也能過得極好。仿佛看過別人歡喜哀愁之麵貌,自己便也經曆過這一切。這是文學之虛幻,亦是讀者之樂趣,愚生無意苛責,卻於選文摘字時深感悲哀。
自欺猶如吸毒,人生終歸不可能隻麵對雪白花板,瞞得過自己?瞞不過眼耳口鼻,瞞不過眼裏事物,瞞不過耳內雜聲,瞞不過口中糧食,亦瞞不過鼻中空氣。誰騙得了自己?那這人果真可悲。
黃粱一夢,最怕夢醒,空中樓閣,盡為虛幻;餘音繞梁,終為幻聽;珍饈美味,工業勾兌,花蜜入鼻,濃妝香水。人,終究要麵對現實。
所謂代入感,隻不過是欣賞文字中醜惡美好,隻不過是感受人物喜怒哀樂,為何要為自己披上皇帝新裝?以為文字所書,便是真相?你欺騙我,我欺騙你,你貢獻銀子,我還你美夢。
工業社會之文學,早已死去。一切文章字裏行間,最受人們注重之處,不過是感官刺激,不過是一個爽字而已。
但人活於世,能獲取一“爽”字豈非萬幸?殊不知千萬人裏,有多少終其一生不得其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為勞作便是快樂?
科學分析之中,筋骨勞動可能分泌任何一絲快樂因子?大腦皮層之中能夠接收?隻聽聞墮落者沉迷快樂,卻不聽聞勞作者喜於耕耘,他們隻愛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