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管理思想史教授克勞德·小喬治在論及早期軍事家對管理的貢獻時說:“如果我們把工業組織的管理同軍事機構的管理相比較,就會發現在管理上取得成功的主要條件是相同的。……管理中的一些重要因素——紀律授權、區分直線人員和參謀人員,有許多是從軍事上移植過來的。”

我國古代戰爭頻繁,軍事鬥爭經驗豐富,因此自古兵家如林,將帥薈萃,兵書浩瀚,素以兵法之國著稱。其中凝聚兵家將帥之寶貴思想的兵書,內容博大精深,氣勢恢宏豁達,在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這些縱橫千年、洋洋萬言的兵書,不僅是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寶庫,也是幾千年來民族智慧的結晶;不僅是我國曆代軍事家治軍練戰的實踐總結,也是政治家、思想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精粹。千百年來,它們一直放射著絢麗的光芒,並以其深刻的思想影響和哺育著一代代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乃至企業家。它們所總結、揭示的戰爭規律,克敵製勝的謀略,鬥智鬥勇的方法,以及豐富多彩的軍事辯證思想,早已超越時空、國界與行業,成為人類共同的財富和社會各界競爭、企業經營管理借鑒、學習的法寶。

因此,在管理理論與實踐中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中國學習歐美,歐美學習日本,而日本學習我國傳統兵家的兵學思想。

其原因在於,中國古代兵法與管理之間有著內在聯係。

首先,兵法的嚴肅性、求實性、科學性,表現出某些理論、方法與管理具有相通性和普遍適用性。因此,中國古代兵法的無數思想至今仍閃爍著真理的光芒,放之四海而皆準,成為現代經濟管理、社會管理、政治管理汲取營養的一個源頭。

中國古代兵法與現代管理的聯係,還表現在管理的本義及其功能以及影響管理的因素等方麵。第一是“道”,一個企業必須確立正確的經營戰略,而後教育全體員工理解此“道”,熱愛此“道”,並為之奮鬥;第二要分析內外環境因素,並充分利用條件,從而使企業避開環境威脅,抓住營銷機會;第三要選拔好管理人員,其標準是“智、信、仁、勇、嚴”,管理人員是“道、天、地、將、法”五大因素中的“將”,是決定性因素;第四是建立健全規章製度,並嚴格貫徹執行,做到“賞信罰必”,依“法”管理。

中國古代兵法與現代企業管理關係密切,甚至可概括為“源”與“流”的關係。尤其是中國古代兵法中的“人文觀”、“激勵觀”,與現代管理學中的“行為科學”、“激勵理論”不謀而合。

鑒於中國古代兵學中許多治軍原則對現代管理具有普遍適用性,我們編寫了《管理者必備兵學謀略與運籌技巧》一書。本書選取中國古代兵學中15部典籍,擇其要點,取其精華,分別從不同角度提取其文化內涵與管理理念,展現其中精微、玄妙的運籌之道,目的是從中國博大精深的古代兵法中挖掘現代企業管理者必備的商戰管理技巧,力求讓管理者從中獲得教益和啟示。

編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