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皮嶺村的變遷
特別策劃
作者:厲飛
從盤錦市委到盤山縣古城子鎮崗皮嶺村,單程約40公裏。不少路段顛顛簸簸,塵土飛揚。就是這樣一條路,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裏,有個人每周都要走上一趟。他可不是村裏的人,也不是串門的,他對這個村子的感情,很深很深。崗皮嶺村的變遷,就在這種深情中到來了。
他來村裏的時間,讓人摸不到規律。最早的時候,7點多就到了。有時候是下午到,有時候甚至是晚上到。白天到的時候,他會在村裏走走看看,遇到村民就主動和他們聊天,聊村子的過去,聊村子的現在,聊他們的念想。很多村民第一次見到他,臉紅脖子粗不知道說什麼好,他也是隨和地笑笑。64歲的村民孫秀梅自稱是挺闖蕩的人,即使如此,她也是在短時間內第三次見到此人時,才大著膽子主動問了一句話:“我看你總來,你是幹什麼的?”問話有些唐突,對方卻也不惱,微笑著說:“我是來建設新農村的。”孫秀梅在電視上聽過建設新農村的說法,知道這是好事,但她當時沒意識到,一段時間後,自己會發自內心地想給這人送禮。
在村裏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孫秀梅,最頭疼的就是村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特別是她家門前有坑,一下雨積水很深,出門時褲腿都挽到膝蓋以上了,褲子還會濕,換誰不頭疼?如今,這一幕已成過去。不僅她家門前,整個村子都不再有坑坑窪窪的土路,至少也是平整的砂石路。漫天飛塵的景象,她和其他村民隻能在記憶裏找尋了。“我以為這輩子就隻能湊合著走土路了,哪想到還能趕上這好事?”因為這種心情,又一次見到那位要建設新農村的人時,孫秀梅立刻跑回了家。找來找去,覺得能拿出手的隻有剛摘下來的南瓜,就抱了出來。“沒啥好東西,這個南瓜就算一點心意吧。”對方笑著婉拒了她:“我怎麼能要你的東西呢?不過,還是要謝謝你。”禮沒送成,孫秀梅也不是沒有收獲,因為這回她知道了這個人是誰:盤錦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慶珂。
王慶珂和崗皮嶺村的緣分,始自2013年8月。按照盤錦市領導幹部黨建工作聯係點製度要求,他選定了基礎薄弱、工作難度大的崗皮嶺村作為聯係點之一開展工作。第一次到村裏,他首先召集村幹部、黨員和村民代表在村部開座談會了解情況。有著極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他,一下子就發現了諸多問題。
首先是路況極不好。眼瞅著有個賣雞蛋的,一不小心,幾顆蛋就顛到路上碎掉了。再就是村部太破舊。窗子是老式鐵窗,有的玻璃碎了,有的幹脆就沒有玻璃;牆上有明顯水痕,仔細一瞅能看到裂縫。就這條件,村幹部能好好辦公嗎?他的預測可真準。至少7年了,村幹部多數都是在家裏辦公,村民有事就提前打電話聯係。用一位鎮幹部的話說:“夏天外邊下大雨裏麵下小雨,冬天屋裏比屋外還冷,誰有心思來辦公?”村部的破舊,和王慶珂在會上首先發現的問題有著不可分割的聯係。一開會,王慶珂就發現村幹部不在狀態,很多事情一問三不知。他還發現,黨員也沒有個樣子。說開會,最終來的黨員就6個,而且還是稀稀拉拉來的。而此前,村裏出現過開黨員會,規定時間過了半小時沒來一個人的情況。村民對村裏的事也漠不關心,好像這裏不是自己的家園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