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煙酒文化”遭遇變革
博識文萃
“這東西太敏感”
中秋將近,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最新通報顯示,2014年8月4日至10日,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154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案件,其中隻有4件涉及公務人員在工作日期間接受公款宴請並喝酒。
中國官場的“酒文化”,正在遭遇一場最激烈的變革。自2012年12月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中國高檔白酒業遭遇“史上最強”打擊,包括茅台、五糧液在內常見的高檔酒,已經不再是公務消費的主力軍。
“現在出去吃飯報賬不能超過500(元),基本上就是在食堂請客人吃飯。”北京一家軍隊科研機構的研究員鄭利民(化名)說,“出去吃飯我們都是自帶酒水,比如一兩百塊錢的二鍋頭,也算是地方名酒,這也不奢侈。”
也許是受此影響,許多高檔酒價大幅下降。比如茅台,2011年春節時,53度飛天茅台還是奇貨可居,1880元/瓶尚屬低價。2014年8月12日,在天貓商城一家銷售茅台酒的店鋪裏,53度飛天茅台每瓶隻需888元。
“願意喝酒的人不多了”
因為茅台酒價格下降,以往大批儲存茅台酒的情形也已不再。“頂多買十瓶八瓶,現用現買。”上述政府幹部告訴記者,“畢竟還有洋酒和紅酒可選,而且,現在願意喝酒的人的確不多了。”
當高檔白酒退出公務消費後,地方性白酒成了官員們日常往來的選擇。深圳一高檔酒總代理透露:現在政府接待一般是兩三百元的酒。“江蘇一般喝600元的洋河夢之藍,或者三四百元的天之藍。不管什麼級別的領導,夢之藍基本是極限了。”
一些軍隊機構為了節省開支,甚至開始大規模使用“自釀酒”。“我們學校有酒廠,自己釀造米酒。”東部一所軍校的副教授透露,過教師節時學校會發給老師一些,小單位招待一般客人時也會用,“這個酒是純糧食酒,成本頂多幾十塊錢。”
因為接待客人很少喝高檔酒,各地招待費用明顯減少。華北某市開發區管委會寫的自我對照檢查材料如此描述:過去接待客人,每桌下來要2000元左右。現在每人標準定在80—100元,而且不上煙,不上名酒,每次費用下降40%左右。
“多數大領導已經不抽煙”
相對於茅台、五糧液來說,在官場暢行了幾十年的名煙——軟中華,並未銷聲匿跡。
“抽煙的領導全抽軟中華,你看不到別的。”華東某處級幹部張強發現,與過去煙霧彌漫的開會場景不同,如今官方公開場合沒人抽煙。“我們領導煙癮很大,但他在外麵絕對不抽煙。”張強說。
或許是受到2008年南京“天價煙局長”周久耕被查處事件影響,如今領導幹部對於抽煙這件事已經極為謹慎——在公開場合像周久耕一樣,抽1500元一條的“九五至尊”變得極不安全。
“多數大領導已經不抽煙,開始注意保養。”江蘇某副局長本身就喜歡抽煙,他覺得中華煙沒有黃南京(20元一包)和紅南京(11元一包)好抽,“但抽中華是身份的象征,抽好煙感覺有麵子,抽差煙感覺掉身價”。
在中央新規之下,長久以來被賦予特殊政治含義的茅台酒、五糧液和中華煙,因為太過紮眼,也不再是送禮的首選。華東幹部張強經常隨領導赴地方檢查工作,有時地方出於禮貌會多少準備一些土特產相送,“頂多就是土雞蛋、茶葉之類,都不會太貴”。
在中央反腐大勢的震懾下,一些領導幹部在外行事越發低調。“我見過的大領導,沒有一個用蘋果手機。”上述江蘇某副局長發現,“領導的手機要麼是三星,要麼就是國貨,比如華為。”
(文/劉斌 譚暢 陳欣欣 據《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