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寧秀概況(2 / 2)

寧秀全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在全省處於中等水平偏下,農業是其最大的產業。二產主要集中在礦產資源開發和農產品加工以及機械製造方麵。在第三產業上,除了常規的服務行業外,這幾年也把旅遊開發作為了全市的重要產業在抓,但因為旅遊產業投入大,見效慢,雖然這幾年旅遊業有發展,但還沒有形成太大的規模。

最近幾年,由於全國房地產業的發展,建築業在寧秀也迅速發展。而隨著全國能源消耗的加劇,水電開發這兩年在寧秀也急劇發展。特別是葛洪濤到寧秀擔任市委書記後,提出了“221”工程,即開發兩個產業,即水電產業和旅遊產業,打造兩個園區,即一個工業園區、一個農業園區,修通一條高速,即修通從省城到寧秀並穿越寧秀區到樂中縣、將相縣、岱山縣、葉則縣到寧秀西南麵的平康省另一個市康寧市的高速公路。因為葛洪濤在寧秀大抓水電開發,水電產業很快成為了寧秀的新興產業。

施弘紓綜合考慮全市縣區各方麵的情況後,擬訂了胥忖朱此次調研的行程:從寧秀出發,先到樂中,在樂中調研後,再到康寧縣,從康寧縣到葉則縣,從葉則回市區,最後在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寧秀區結束這次調研。施弘紓考慮,通過這一線的調研,就把寧秀有代表性的縣區都基本了解了,剩下的三個縣因為離市區比較近,以後隨時都可以去。

施弘紓把方案擬出來後,當天晚上就讓屈裏傑送給胥忖朱,請胥忖朱審定。屈裏傑把方案送給胥忖朱,胥忖朱看了後沒有提出意見,隻是問了一句:“為啥沒有市財政局?”實際上胥忖朱剛到寧秀,對調研方案也提不出什麼意見。

由於方案不是屈裏傑製訂的,具體情況屈裏傑也不清楚,也就不好回答,隻是說:“我下來給施秘書長報告,把市財政局加上去。”

見胥忖朱未置可否,屈裏傑心想既然他沒有表示明確的不同意,那麼應該就是同意了,也就沒有再問其他的了。

胥忖朱到寧秀後的第一次調研,按照施弘紓製定的方案如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