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遠慮之思(2 / 3)

看了這份名單後,天天理解胥忖朱讓自己看的目的,就是說自己在這次推薦中並沒有優勢,如果不做工作,要想脫穎而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按照幹部工作的規矩和要求,天天是沒有資格看這份名單的,但胥忖朱卻把這份名單拿給天天看,胥忖朱的目的,的確非常清楚,他就是要用這種方式告訴天天:你要在這次推薦中推薦出來,我這個當書記的就必須在其中做不少工作。如果我不在其中做工作,你要想得到提拔,再上一個台階,完全就是青蛙打鼓——沒譜的事,或者是癩蛤蟆想吃天天鵝——想得美。

天天當然也理解胥忖朱這麼做的用意。將名單回遞給胥忖朱後,天天顯得非常感動的樣子對胥忖朱說:“感謝胥書記的關心和培養,還希望胥書記繼續關心,我會一輩子記著胥書記的恩惠的。”

“省委組織部他們明天就要到寧秀來推薦和考察,寧秀這邊我知道怎麼做,省委組織部那裏你可要再做一些工作,這樣多方麵做工作,把握性會更大一些。區上的有些事,你還要多做些工作,特別是碧霞居項目所涉及到的幾個受了處分的幹部,你要多給他們鬆鬆思想上的包袱,想辦法讓他們安下心來,有些事我心裏是有數的,不會讓他們因為受了處分而吃虧。有句話不是說‘吃虧是福’嗎?”

“胥書記,請您完全放心,對於區上的事,我知道該怎麼做的。”天天表態說。

“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胥忖朱說。

天天離開後,胥忖朱讓穆天軾通知召開人事議題五人小組會議。胥忖朱是想先通過五人小組會議統一思想,然後再開常委會。胥忖朱知道天天自己會在下麵做一些工作,但市委常委們的想法,他還完全不清楚。胥忖朱想通過召開五人小組會,首先試探一下五人小組成員們的想法。如果五人小組幾個人的意見、想法和自己一致時就算了;如果幾個人的意見、想法和自己的不一致時,就直接把洪濤葛抬出來,就說是按照葛洪濤的意見要提拔天天。通過這些假傳“聖旨”的方式,把他個人的意圖變成組織意圖,從而確保能夠讓天天在這次推薦中能夠被推薦出來。

胥忖朱對這次推薦還是進行了認真的分析。他知道天天在省、市都有大量的關係,和市委、市政府的班子成員之間,天天也都走得很近,為此,胥忖朱對天天還非常不滿,認為天天是“冬瓜上霜”,想“兩頭光”。但這一次為了收買住天天,胥忖朱已經顧不上計較這些了。胥忖朱對寧秀的幹部也作了一些分析,但分析過來分析過去,覺得隻有天天和自己曾經有過直接的厲害關係,其他人雖然也可以許以好處,將其拉攏過來,但畢竟沒有過直接的厲害關係,即使拉攏過來,對於自己來講,也不一定有天天那麼有用。

在五人小組會上,胥忖朱首先通報了省委組織部第二天將到寧秀來推薦並考察一個副市長的情況,然後胥忖朱直接提出了考慮推薦安寧區委書記天天作為副市長人選的想法。胥忖朱說:“這一次推薦提拔的人選是安寧區的區委書記天天。天天作為安寧區的區委書記,這幾年的工作應該說非常不錯,盡管和其他縣委書記相比任職時間相對短一些,但區和縣在一定層麵上講是有區別的,作為市委、市政府駐地,安寧區的工作做好了,市委、市政府的基礎也就穩定了。這幾年安寧區在為市委、市政府服務方麵,做了大量工作。對此,我想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由於事前胥忖朱並沒有給幾個人溝通,因此,當胥忖朱提出自己的意見後,副書記諸葛虹馬上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諸葛虹說:“我不同意把天天作為組織意圖推薦的對象。采取這種點名提拔的方式,與《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的規定相違背。對於幹部選拔任用的程序,不僅《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條例》有明確的規定,而且我們提拔使用幹部,既要看這個幹部的工作實績,更要聽群眾對這個幹部的反映,不能完全憑個人好惡用幹部。在寧秀符合提拔條件的幹部不少,就是各方麵工作表現突出,群眾反映良好的幹部,應該說也不少,但在這些幹部中最能夠得到群眾認可的,可能還不是安寧的天天,而應該是市政府的秘書長施弘紓和津河縣的書記傅承忠。就是其他幾個縣的縣委書記,據我了解的情況,誰也沒有天天的負麵反響多。天天擔任安寧區委書記後的情況,確定如剛才胥書記所說,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安寧區的老百姓動不動就圍堵市委和市政府,就可想其所做工作的情況。並且僅就天天的資曆而言,也比較其他幾個縣委書記淺。我們使用幹部盡管不能論資排輩,但我們都知道,提拔使用幹部是一件導向性非常強的事。我們不說用一個人樹一麵旗嘛,但至少也要讓多數人覺得服氣,覺得用這個人應該。也隻有這樣,才能樹立黨委權威,也才能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