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商品陳列的目的和重要性
店鋪商品陳列,是指應將消費者喜愛的商品擺放在賣場中的最佳位置,以盡可能地增加銷售機會,提高店鋪的銷售業績。
一、商品陳列的目的
進行商品陳列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吸引顧客的眼光,引起顧客的興趣和購買的欲望。將商品擺放得漂亮隻是商品陳列的一個方麵,商品陳列必須做到五個“利於”:第一,利於商品的展示。要使顧客一進門,就知道店裏有哪些商品,有沒有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第二,利於商品的銷售。使顧客在最短時間裏,以最直接的方式,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第三,利於刺激顧客的購買欲望。將重點商品、新進商品、稀罕商品、流行商品擺在顧客一進門就可以看到的區域內,可以達到良好的刺激購買的作用。第四,利於提供商品的最新信息。有經驗的經營者都會將最新商品擺在最前麵、最上麵,目的就是為了將最新信息告知顧客,以一種無聲的方式對顧客進行引導。第五,利於提升商家和商鋪形象。一個良好的、陳列有序的、易於購買的商品環境,使顧客看著高興,拿著方便,容易引起顧客的好感,提升商家和商鋪的形象。
二、商品陳列的重要性
一個吸引人的賣場布置或陳列,會改善店鋪的形象。除了促進銷售以外,它還有活潑店麵的效果,能使店麵外觀趨向多彩多姿。據調查顯示,70%的顧客表示,是商品陳列吸引他們前來購物的;22%的顧客表示,商品陳列重要而不是絕對在乎;隻有8%的顧客表示商品陳列無關緊要。
任何顧客都喜歡在愉悅舒適的店鋪中購物或接受服務,因此,擁有成功活潑的商品陳列與創造一個舒適的空間,就成為提升業績的一種間接的做法,而商品陳列是大有方法可循的。在過去的商場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顧客伸長脖子向櫃台內張望,後來,為了滿足顧客觀看、選購商品的需要,自選商場應運而生,不但能使顧客看到商品,而且還可以用手觸摸,方便確定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既然顧客就是上帝,那麼,商品陳列應從方便“上帝”方麵著想。陳列結構劃一、顏色和諧、花樣迭出、充滿新鮮感,其目的就是要使顧客容易觀看。對顧客來說,理想化的陳列隻是問題之一,主要目的還在於購買商品,方便應該是他們的主要標準。根據顧客各方麵要求,店長最好設立不同的銷售場所,即展示場所、選購場所和結賬櫃台,這樣既能滿足顧客看和選的要求也能使其購買更為方便。
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人們總是腳步匆匆,他們走進店內希望盡快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把更多的時間用來比較、挑選。如果商品陳列合理,使顧客易於尋找,其購買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而麵對林林總總的商品,顧客總是一麵欣賞,一麵選擇,如果這方麵同樣發揮功效,達成交易的可能性就較大。但很多商場往往出現特殊情況,如在櫃台前選擇商品的顧客很容易受後麵人的影響;有時在陳列櫃中看中的商品,在存貨中卻找不到,這些都可能導致顧客放棄購買。因此店主如何行之有效地陳列商品是商店業績提高的重要因素,銷售過程中應不斷改進方法,使其產生更好的效果。
店長應該明白,對於顧客來說,理想化的陳列隻是單方麵的,他們的主要目的還在於購買商品。因此,商品陳列切不可走形式化道路,應當從方便顧客的角度著想。
第二節 商品陳列的原則與規律
商品的主次選擇、陳設配置是賣場規劃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作為店長,必須注意對顧客的需求傾向進行分類,這樣才能做到為潛在客戶提供恰到好處的商品結構。店鋪的商品陳列要簡明,使顧客易於理解,而且可適合其他用具的使用。
1.店鋪商品陳列要本著使顧客容易看得見、容易理解的原則。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要加以分類展示。分類的基準,可以依商品種類、價格、顧客年齡層次、顧客性別、用途、色調、尺寸、設計等。關聯的商品應集中於同一地方展示。其次,要使商品能一目了然地放置於分隔的展示空間。商品區域分不清楚,會使顧客產生混淆。再次,要盡可能地方便顧客自己尋找所需商品。如果能把握住以上三個要點,再加入一點自己的創意,便可生出許多變化。
2.主力商品與輔助商品搭配陳列。所謂主力商品,也就是指顧客為了某種需求目的,有計劃地前來購買的商品。比如超級市場的主力商品便是日常生鮮三品(即鮮魚、蔬果、精肉)。至於輔助商品,則是有別於目的性的商品,是來店顧客購買主力商品之際,順便或者一時興起購買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