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金牌營銷(2)(1 / 3)

看顧客走向,可采用跟隨法。在自己的門店裏,可以對自己門店的顧客群進行分析,然後每日隨機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顧客,進行跟隨。店長可以帶著打印在坐標紙上的門店布局圖,從顧客入店伊始,便隨著顧客行動,畫出顧客的軌跡線,並標注出顧客的每個駐留點以及駐留的時間長度,同時記錄下顧客在每個副通道中視線對貨架商品的掃視過程,研究顧客的視覺疲勞度(顧客在視覺疲勞後,通常眼睛直視,走出通道)。日積月累,掌握了各種類型的顧客(年齡段、性別、層次)的行動軌跡線後,將同類顧客的軌跡線進行合並,就能夠繪製出不同類型顧客在我門店裏的主要走向,有重合的、有不重合的,我們就可以在不同顧客群的主動線上設置針對不同類型顧客的商品陳列或促銷堆位;同時在顧客較長時間的駐留點上,陳列重點推薦的商品或者懸掛有針對性的促銷提示(POP);而在研究了副通道中的視覺疲勞點後,我們可以在視覺疲勞點處改變商品陳列方式、調整過渡品種、加強促銷提示(如店長推薦等),甚至調整貨架長度等。

采用跟隨法,可以首先在坐標紙上複製門店的布局圖(通常大型的門店都有布局提示圖,可以描繪或者偷攝;沒有的話,需要自己大致繪製),然後有目的地挑選要跟隨的顧客,記錄下軌跡線、駐留點和時間、視覺疲勞處等。然後研究別的門店在顧客的主要軌跡線上的促銷行為、在動線變化處的品類過渡、在駐留點上的商品陳列以及促銷陳列和提示、緩解顧客視覺疲勞度的方法等。在學習他人長處的同時,研究打擊競爭對手或者與競爭對手錯位促銷的方案。

2.看陳列

很多店長看陳列隻是簡單地看排麵,看排麵的量感,看排麵的豐富度,看排麵是否整齊,看排麵是否有“老虎口”。其實,更重要的是還要研究排麵的合理性、商品的關聯性與過渡性等。排麵的合理性包括:排麵的數量、排麵的位置、排麵的原則性。

排麵數的設定不是統一的、隨意的。我門需要根據支貨周期、供應商到貨周期、單品在不同季節的平均銷量等,計算出安全庫存,並根據最小支貨量,調整單品的排麵數,追求最優庫存量而非最大庫存量。

排麵的位置也是要講究的,在既定的陳列原則下,如縱向陳列、價格帶順序、同一品牌集中陳列等。通過在不同季節的一段時期內不斷地調整單品的陳列位置,計算不同單品的銷售彈性、銷售占比彈性、貢獻度彈性等,從而為每個單品找到合理的陳列位置。記住,並不一定是銷售最好的商品就得陳列在黃金位置上。同理,也可用這種方法來判斷和研究管理水平較高的外資企業的單品銷售狀況和銷售彈性等。

商品的關聯性和過渡性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一條通道顧客不會來回走兩遍,因此一條通道兩邊的商品陳列,如果是同一品類須有關聯性,如果是不同品類須有過渡性。這樣做,一是可以滿足或者激發顧客在主訴求之外的關聯性需求。比如,我們通常會將洗發水、沐浴露、牙膏、牙刷等個人護理產品陳列在同一通道內,用調味品與廚房用具的關聯性陳列來過渡食品與非食品,用啤酒來作為飲料與酒類的過渡等;二是提高顧客在賣場內尋找商品的便利性;三是避免顧客產生購物厭煩感或者不舒適的感覺。通常來說,顧客在瀏覽商品時都會有短暫的視覺停留的,如果品類過渡的太突兀了,顧客會產生心理落差,產生不適感,從而導致購物興趣消減。比如,將牙膏、牙刷直接過渡到婦女衛生巾或嬰兒紙尿布的(通常用紙巾或巾類、內衣類產品過渡到衛生巾),還有用糧油與休閑食品關聯陳列的。

3.看價格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做個簡單的調查,你會發現店長們通常都能記住別人比自己便宜的商品,卻記不住自己比別人便宜的商品。我們還會經常碰到這種狀況,店長們很喜歡到競爭對手的門店抄價格,而且一旦發現別人的某些商品價格比自己門店的高,就會為自己找到銷售下降的最好理由和借口,要求相關部門降低商品售價,甚至是盲目跟價。而店長們卻很少去思考,人家為啥價格會比我低?或者我是否有比別人價格低的商品?我如何把價格低的商品更好地展示和宣傳給顧客?店長們也很少去分析,我們的商品價格應該降到什麼程度才是合理的?是盲目跟價呢,還是有依據、有目的地主動調價呢?

看價格首先不是看時點價格,而是看時期價格。不斷地定期選擇某些敏感商品或特定商品,進行至少3個月的多次價格調整和跟蹤(其實每次的檔期降價商品,都是一次很好的價格試驗),在實施自己的價格策略的同時,研究競爭對手的價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