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未來股市如何“贏”(1 / 2)

股指期貨推出,開啟資本市場的新時代,雙向操作終結了個股時代。房地產行業的新政拉開變革大幕,一連串打壓房價政策的出台,讓銀行、房地產這兩隻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雙雙從枝頭跌落。後市的操作策略應如何轉變,股市的機會在哪裏?

思考:被“槍斃”的藍籌

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推出前,市場熱議藍籌股行情。不過,至今並沒有引發藍籌所帶動的整體性行情。藍籌股被“槍斃”了嗎?為解讀沉寂的藍籌,記者在“2010投資與理財年會”上采訪了多位專家和一線投資人。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岩石認為,並不能說完全沒有藍籌行情,進入2010年,藍籌股有過兩撥小的拉升,但能否啟動大行情還需觀察。他用“股市三駕馬車理論”進行了全麵的分析。他說:“目前企業經營業績理想,基本麵跑得很快;貨幣政策開始收緊,資金麵這匹馬開始倒退;情緒麵站在一邊旁觀。”

金岩石進一步闡釋,2010年中國股市麵臨曆史性的大擴容,這給市場造成很大壓力。一方麵IPO發行緊鑼密鼓,另一方麵解禁讓流通盤不斷增加。以A股指數6000點為基準,當時流通市值是8550億元,現在流通市值14萬億元,對應的點位相當於13000點。到今年年底A股市場將實現90%的流通盤,流通市值預計25萬億元,如果指數點位維持在3000-3200點,實際上對應的點位是18000點左右。

4月19日A股市場猛烈下挫,之後展開震蕩格局。知名私募基金經理童第軼一針見血地指出,“是股指期貨砸碎了市場對大盤藍籌的期望。”他表示,就短期看,空頭活躍,而政府打壓房價的政策非常堅決,銀行股、地產股在悲觀預期下出現了下挫走勢。另一位私募投資人林海也表示,行情難以由中小盤向大盤藍籌轉化,隨著股指期貨流動性增強和交投活躍,大盤藍籌的上行空間越來越小。

清華大學金融係主任李稻葵明確表示,“目前是在進行房地產改革,而不是調整,改革的深度、改革的力度、改革的影響力遠遠超過調控。”可見,以房地產和銀行為代表的大盤藍籌麵臨著巨大政策壓力。

不過,信達證券研究中心主任呂立新認為,後市藍籌行情仍然值得期待,而且整個股市也將迎來一波大的行情,最好的時點就是二季度,至少會在今後的一兩年內發生。

策略:新時代高舉什麼旗幟

金融創新給金融市場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感知到了嗎?市場格局怎麼變?應對策略怎麼變?新時代應該高舉什麼旗幟?

湘財祈年期貨首席經濟學家劉仲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股指期貨終結了個股時代,迎來了指數時代。市場格局的變化首先體現在交易策略的多元化。以前股市投資隻能做多,市場上漲、股票增值才有盈利,因此投資者習慣了猜漲跌。如今引進雙向交易機製,讓做空也可以賺錢,漲跌都不重要了,隻要對市場的方向判斷正確就可以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