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楊文斌:私募推倒重來(1 / 2)

楊 文斌

好買基金理財研究中心執行董事CEO。北京大學理學學士,上海交通大學MBA,CPA。曆任ING霸菱中國研究員、華安基金管理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和市場部總監、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助理、彙豐晉信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

股指期貨的推出,對中國證券市場來說,是一件比裏程碑更裏程碑的事。股指期貨加上融資融券,讓整個中國的股市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它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都會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

牛市熊市都賺錢?

不管牛市還是熊市都賺錢,這是最理想的投資,但在過去這些年裏它隻是一個夢想。在2008年的熊市當中,公募型股票基金平均跌了58%,私募基金抗風險能力比較強,平均也下跌了35%左右。所以說,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前的市場環境中,實現絕對回報非常困難。

基金經理如何運用股指期貨來取得絕對回報,有沒有可能?難不難,怎麼實現?這是非常有趣的話題。因為曆史一定會再現,未來的市場當中,小熊市、大熊市一定會再出現,你怎麼運用股指期貨這個工具來扭轉市場趨勢,讓你的錢永遠賺錢?

不妨用國外對衝基金最常用的兩種方法來看看2008年我們可以怎麼做。第一種我們用長短倉策略,第二種是市場中性策略。

長短倉策略其實非常簡單,如果說基金經理有1億元資金,80%買了行業的多頭,另外保留5%的頭寸,基金都要留一點頭寸應對贖回,再拿15%去做股指期貨。如果說2008年初是重倉,到了3月、4月還沒有采取任何避險措施的話,那一定不是一個好基金經理。那個時候,假設拿出15%的資金做空股指期貨,這個組合是80%、15%和5%。15%可以撬動100%的資金,構造這個組合之後,2008年實際的盈利情況怎麼樣?80%的股票現貨市場虧損了53%左右,但是在股指期貨部分做空了,而且市場急劇下跌了,你能賺67%。兩者一平衡,當年的盈利是14%,這就是長短倉策略。目前基金所有的策略都是隻能做多,沒法做空,長短倉策略以做多為主,適度加做空機製來防範風險。

再看一個非常有趣的策略,也是用得比較多的,就是市場中性策略。研究員跟基金經理每年要看幾百家上市公司,進行實地走訪。哪些行業好,或者說這些行業裏麵哪些股票好,他是清楚的。假如有基金經理在2008年看好醫藥生物行業,做多醫藥生物,然後放空有色金屬板塊的股票,50對50,結果那一年全部跌。但是生物醫藥行業跌得少,機械板塊跌得多,50%的生物醫藥做多虧了23%,因為該行業全年跌了46%;有色板塊跌得厲害,超過70%,但是我是做空的,從上麵賺了39%。結果全年下來,該基金經理還可以賺16%。這種策略同樣可以用在做具體的個股上麵。

不同基金的策略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去看看對衝基金還有什麼策略。過去大家習慣把私募基金叫陽光私募,這種說法非常不科學,從今年開始我們可能會叫對衝基金。今年是對衝基金的元年,撬動這個變化的就是股指期貨。除了前文談到的兩種操作方法,對衝基金總共有十多種策略。市場中性是基於相對價值理論,也就是說不對整個市場做衡量,隻對兩者之間的差價感興趣,隻要差價在就可以賺錢,就可以做絕對回報。除了剛才所說的市場中性策略之外,固定收益也有很多套利的機會。

魔鬼還是天使?

盡管股指期貨將帶領基金進入對衝時代,不過它的風險也很大,個人最好別做股指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