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福田攜手康明斯
2006年3月6日,福田汽車與康明斯有限公司簽署了在京合資組建輕型柴油機生產企業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根據該報告,福田汽車和康明斯將在北京組建合資企業,生產康明斯輕型柴油發動機,合資公司預計在年內成立,2008年正式投產。
二、技術創新人才案例
1.鄔學斌——福田汽車首位“海歸”
40歲的美籍華人鄔學斌是底盤和刹車係統的專家,曾在通用、福特等汽車公司工作12年。鄔學斌記憶猶新的是,他每次出差到北京或在北京轉機,福田汽車的高層領導總會趕去和他見麵暢談。“福田的誠意最終打動了我。”2003年的2月鄔學斌毅然選擇了福田。
2.NVH專家任起隆
任起隆是福田汽車工業研究院總工,福田“海歸”專家之一。大學畢業以後,任起隆去美國留學,分別在美國、加拿大獲得了兩個博士學位和多個碩士學位,並作為降噪專家被美國萬國卡車與發動機公司高薪聘請。任起隆的加入使得福田汽車噪聲一次性通過率達到了90%以上,而國內同類企業的平均通過率僅在50%左右。
3.碰撞專家葉子青
葉子青現任福田汽車工程研究院總工程師,主持C2項目的開發。他曾經在國外學習、工作18年,參與了福特500、林肯、金牛座、Econoline等多款轎車、多功能車、皮卡車型的開發項目工程。在加盟福田汽車後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他就申請了3項發明專利,其中《乘用車側麵碰撞座椅傾翻裝置及帶有傾翻裝置的乘用車》和《乘用車側麵碰撞側體變形裝置及帶有該裝置的乘用車》兩項專利代表了國內汽車側麵碰撞領域的最高水平,填補了福田汽車發明專利的空白。
4.欒寶國——世界巨頭麵前的展示
2005年6月13日,在由AVL公司舉辦的先進模擬仿真技術國際研討會上,一名來自中國的小夥子引起了與會各方的普遍關注,這就是中國福田汽車的欒寶國。他在《基於模糊綜合評判理論的汽車動力係統匹配的研究》論文中,提出了模糊綜合評判理論。這在國內屬首創,在國際汽車業也引起了一定的注意。
三、技術創新層麵案例
1.自主標定,雪域高原,與狼共舞
2005年11月,4800米的昆侖山口,福田汽車工程研究院4名工程師在進行高原地區的啟動、爆震、駕駛性試驗。在一天傍晚,工程師驅車回家的路上,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上,遇到了十幾匹的狼。就是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他們完成了各項標定的試驗,達到了設計要求。
2.國內首款柴油輕客的誕生
2003年5月,國內首款柴油機輕客在福田汽車下線,經過測試,節油率達到35%。為了將噪聲降到更低的水平,福田汽車引入了丹麥BK公司的噪聲源識別係統,保證能在最短時間內識別出噪聲源。目前,福田生產的輕型客車噪聲控製水平遠高於國內同類車型。
3.發動機整車匹配,首次打火獲得成功
2003年底,福田汽車和奔馳聯合搞FD合作項目。福田汽車頂住了各方麵的壓力,技術人員開始在世界各地進行調查、谘詢。僅僅半年後,在德方的第二次驗收中,福田順利達到了德方標準。在第一台車裝好後進行打火時,發動機就啟動了。這說明了福田的整車匹配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當時德方對福田的學習和創新能力感到非常吃驚。
4.自主完成汽油機歐Ⅲ標定
2004年,福田開始和摩托羅拉聯合搞歐Ⅲ項目,但是項目做到一半的時候,摩托羅拉公司要進行公司整體戰略調整,準備退出汽油卡車領域,工程研究院決定自己標定,獨立承擔整個項目。在做發動機台架的標定時,需要一個恒溫的、能夠控製濕度的實驗室,可是當時福田並不具備這個硬件條件。當時正是6月底,天很熱,為了獲得較低的溫度,試驗人員就來了一個“黑白顛倒”,用晚上的時間來工作。曆時一個多月,福田汽車獨立完成了卡車汽油機歐Ⅲ項目的標定。
5.輕客、輕卡首家通過碰撞試驗
2002年10月,福田國內首家完成了輕客正麵碰撞試驗。2005年,在國內法規沒有對卡車碰撞安全做出要求的情況下,福田的歐馬可輕卡又是第一個通過頂壓式碰撞的輕型卡車。
6.歐V客車大風扇變小風扇,解決風扇噪聲“瓶頸”
風扇是客車中最大的噪聲源,國外多采用液壓馬達驅動係統,但是由於成本很高所以並不適合中國的國情。而福田的歐V客車把大風扇換成4個小風扇,並通過轎車的電控技術設定風扇的最高轉速,這樣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噪聲,而且能夠減少油耗。
7.成功開發混合動力大客車
2006年3月19日,福田汽車與美國伊頓公司合作開發的歐V客車混合動力產品在北京亮相,這是中國首款國際合作生產的混合動力客車,整車采用智能化控製,係統可靠性很高,而且結構設計上也有其獨到之處,其節能、環保以及動力性的主要指標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8.福田自主開發的機械泵直噴式柴油機實現了國內排放創新
福田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在對現有發動機排放水平進行詳細分析論證後,組成學術帶頭人、工程技術人員、試驗技術人員及供應商多方參與的攻關小組,通過改進油泵的供油規律及提高噴油的壓力來改善機內燃燒程度,從而實現顆粒排放的降低;通過優化噴油正時,來降低NOX的排放。經多輪試驗,最終的排放達到了歐Ⅲ的法規要求,實現了國內機械泵的直噴式柴油機排放達歐Ⅲ的創新。
9.用專利保護創新成果
為了提高歐馬可整車正碰撞的被動安全性,歐馬可采用了一種結構巧妙、性價比高的鋼板衝壓件組成的鋼板吸能的轉向操縱裝置,在車輛正向前部受到撞擊後,駕駛員胸部撞擊轉向盤向前移動,操縱機構中的鋼板發生變形以吸收能量。避免了轉向盤與司機的硬碰,最大限度地改善駕駛者在受到正向撞擊時的安全性。該項技術已經獲得國家專利,並且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
10.馳騁在“降噪世界”
如何降低整車排氣噪聲是擺在主管工程師麵前的艱巨任務。通過對各種消聲器在不同頻段的插入損失、功率損失等的對比分析,充分驗證了各種消聲器在不同的工況下的不同優勢。通過實驗對比,表明在不影響發動機性能的情況下歐馬可輕型卡車雙級消聲器比傳統的單級消聲器排氣噪聲可降低5分貝以上,插入損失提高3~5分貝。
四、自主創新產品的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