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和岩石較勁?瞧那攀附於岩石與大樹上的藤蔓,活得多恣。不過這山如果沒有了青檀,還有什麼味道?當然,掙脫了石之束縛的青檀是寂寞的,遭棄的命運又總是和痛苦相伴,但是青檀就是青檀,它隻將痛苦釀成反叛的力量、將災難踏成前行的路階,以根為矛、為刀、為劍、為鞭,拱起岩石,劈開岩石,頂裂岩石,刺穿岩石,直至沐浴在雨水與陽光裏,為世上樹立起一株又一株獨立的青檀、自由的青檀。長得醜,不成材料,不被識、不被知是自然的,可是挨近它,我卻被一種自在超然所陶醉。隨波逐流的靈魂,是不能俯察古今、咀嚼人世、享受生命的。有它百年千年和岩石相搏後所獲得的解放,那曲折疙瘩的根幹裏,怎能不翻卷起黃河一般的思想與激情呢?細細地諦聽風中的青檀,它的每一片葉子,似乎都在啁啾著歡樂。
聽說,青檀樹還出一種製造中國宣紙必備的原料,莫非它那疙疙瘩瘩的體內,正鬱積著錦繡文章?記得離開青檀山老遠了,我還回頭再回頭,看一眼再看一眼啁啾著歡樂的青檀。就是青檀生長的這塊土地,曾經出過自薦用世的毛遂和視毛遂為上客的平原君,出過連雞鳴狗盜之徒也被列為賓客的孟嚐君,出過幫助漢高祖製定出完整的朝儀、令對知識分子輕蔑有加的劉邦高興忘形高呼“吾乃今日方知皇帝之貴也”、從而得到重用的叔孫通,出過明朝名臣廉臣賈三近(“****”時,其築於棗莊zc區楊莊的墓被掘,墓中除骨骸外,僅有一方硯)。這些當然都是這塊土地上的先賢了。那麼青檀呢?已經寂寞了無數個世紀的青檀,也許還要寂寞下去,因為青檀是屬於另外一類,中國稀有的一類。它已經超出了傳統觀念的真假善惡美醜,甚至還超出了傳統的出世人世,沒有功利,絕不依附,隻將一個歡樂的錦繡的生命生長著。
青檀山下的老百姓講,青檀木特別硬,連鋸都鋸不動它。看來,比石還硬的青檀是不會腐朽的了。但願青檀們興旺起來,那樣世界就熱鬧有趣了。
(在上網搜這篇文章的時候,發現找不到成題,而且文章原文與我們試卷上的略有不同。這說明我們這次考試竟然是自己出的題,原創啊!感覺這個社會又進步了。隻是可憐了我要自己動手打字了。另外這就代表萬惡的教育製度又拉了一篇文章下水,幸虧這文章本身寫的並不好。)
至於閱讀理解的題目,我就不打了,急著睡覺。不得不說的就是其中一個題問的是倒數第二段寫毛遂、平原君這些人有什麼作用。要我說屁作用沒有,充字數。稿費是按字數算的,多寫點是點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