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打到這一步,魔教和佛教已經精銳盡出,而三清道教卻鮮有人出戰,而且傷亡極少。原本西方二聖也未曾料及闡教竟然撤出了西岐,難道他們放棄了人皇之位的爭奪了嗎?
不,不對!按照原始道人的秉性,他不會就這麼放棄了人間的道統!再說聖人之爭,最為重要的就是爭奪氣運,氣運足則修行速度大大提高,這已經是定理,不容改變。截教數萬外圍弟子隻是傷亡了極少,就算截教有盤古幡鎮壓氣運,但良莠不齊的弟子加上道德修為不足,截教的氣運已經急劇下降了,這位通天教主能否忍得住呢?如來佛祖如是想到。
不過,現在的情形對於西方佛教傳道大業卻是大大有利,武王繼承大統,佛教的傳道大業將沒有任何滯礙,而且西方佛教的興盛的勢頭已經出現,這次是個好機會。
如今,時間卻是極為緊迫,雙方對峙時間久了,對佛教卻是大為不利,這讓如來佛祖下了盡快攻下朝歌的計劃。
西方現在留守的一些菩薩都是佛教的最後根基,也是中堅力量,如來佛祖心中想著實在不能輕易動,但是卻也異常無奈,眼看三山關的攻擊時間已經長達一個月了,這樣拖下去可不是什麼好的勢頭,如來決定孤注一擲,讓這些佛教子弟也入劫修行一番。
這次下了血本的弟子可是不凡,最重要的弟子中包含接引佛祖當年分出一絲元神落入凡間,並且生下的兒子,此子名為“大勢至”菩薩。雖然這是個隱秘,但是這大勢至菩薩的資質卻是不凡,短短數載竟然修成了大羅金仙境界,如來此次的想法竟然是讓大勢至菩薩下屆曆練一番。
而陪同大勢至菩薩的有西天婆娑世界的兩位菩薩,一位優婆塞,,其二為優婆夷,還有西天琉璃世界的軍荼利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還有一眾虛空藏菩薩,普延菩薩,大隨求菩薩,神明部三十尊神明,一行齊往西岐營地。
這一行菩薩修為最低的都在太乙金仙左右,可謂是佛教的最中堅的力量,也是最為堅定的佛教弟子,比之藥師佛這等人更得如來佛祖的關懷。
而此次領軍人物正是身為接引佛祖的俗家兒子大勢至菩薩,此子不僅資質聰慧,且對佛教絕對忠誠,最重要的是,此子在人間時間日久,對於人心善惡,以及智謀方麵把握也是領軍的不二人選。
有這位二世祖的領軍,藥師佛以及在身在西岐的彌勒菩薩出外二百裏前去迎接,等到迎接隊伍歸來,就連西岐武王也親身前去設宴款待,這等規模的迎接隊伍,大勢至卻是極為滿意。
宴會上,喝得醉熊熊的大勢至菩薩曾拍著胸口說道,要攻破三山關極易,用不到三天的功夫,三山關必將歸西岐所有。武王聞聽,心中大喜若狂。
而實際上,這位大勢至菩薩卻是未有說謊,在臨行之前如來佛祖曾施法以水鏡之術讓大勢至等菩薩觀察了現在西岐和殷商對峙的現狀,等觀察了地形情況後,大勢至菩薩卻是已經胸有成竹,此時卻未有說謊。
但是等到第二日,武王前去見大勢至菩薩之時,這位剛剛從醉酒中清醒過來的菩薩卻不認了,始終否認他從未說過如此之語,而西方眾菩薩也一口否認。
見眾菩薩都是眼神閃爍,相互對視時眼神互相交流的樣子,武王就知道這些佛教高人的想法。
坐地起價啊,這是個陽謀,但是武王還不得不接下來。
有了這個明悟的武王雖然心中腹誹不已,但是依舊拱手道:“若是眾位高僧能助我,等攻破了殷商成就了不世偉業,必將對各位高僧有所回報!”
這武王可不是笨蛋,他說的話卻是極妙。這時的他絲毫不提及攻破三山關之時,因為這個事情昨夜已經定下來,雖然他們還極力否認,但這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武王卻不願意多做爭執。隻是說等到他繼承大統了才回報眾高僧,至於怎麼回報的他也未有明說。
眾佛子都暗叫一聲滑頭,但卻也無法,西方佛教要想興盛,卻是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人間帝王的大力協助,到時就算是聖人之流也無法阻擋興盛的腳步了。
相互對視一眼,在藥師佛和大勢至菩薩的帶領下,眾佛子紛紛合十高呼一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武王既然已經開口,我等豈有不從命的道理!”
於是賓主盡歡,再次飲宴一番才作罷。
翌日清晨,大勢至菩薩手中捧著一個孟缽出現在武王等大軍前,隨著武王一聲呼喊:“眾位將士,隨我一同攻破三山關!”眾將士紛紛領命,大聲連聲呼喊:“攻破三山關!攻破三山關!”
於是眾人蜂擁而出,一起向著三山關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