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揚帆(1 / 2)

登州水寨碼頭,一片忙碌,成捆的軍械、帳篷在號子聲中搬運上船,鍋碗瓢盆等凡是生活中必備的東西都在運輸範圍內。

一名軍士滿負載來回兩趟,才能將自己所需的一切搬運上船。

碼頭邊,趙期昌雙手負在背後看著密密麻麻井然有序的軍隊,心中算是鬆了一口氣,隻要秩序不亂,再多的軍隊都能拉走。

另一邊,火把林立,趙炳然領著登州城中大小一應官員為邢一鳳祝酒。

“家主,夫人來了!”

趙期昌扭頭去看,就見張祖娥領著一幫披甲侍女站在那裏,他不由咧嘴:“添什麼亂?告訴她,家中事務還需她操持,等春耕忙完後,可隨第二批軍眷入京。”

一萬四千多精壯男丁入京,沒有女人早晚會出問題。

所以,後續船隊還要再運軍眷入京,後續登萊青三府十三衛的稅收錢糧也要通過海運運抵京都以支軍用。

見一眾親兵為難,趙期昌看向李濟:“讓她們回去,否則軍法從事!”

李濟頭皮發麻拱手抱拳,趙期昌扭頭看向他處,望著成排碼頭邊成排戰船,一名名負載器具的軍士如同螞蟻一樣井然有序,心中頗感驕傲。

沒多久李濟回返,對著趙期昌背影抱拳:“家主,夫人已離去……”

趙期昌輕呼一口氣,也不回頭抬手:“知道了。”

李濟被打斷,看看身邊跟來的披甲侍女想要再開口,被其中一個拉扯披風阻止,李濟撇撇嘴,閉著眼睛全當什麼都不知道。

張祖娥也不回頭,直到上了馬車才掏出手絹擦拭淚水。

遠處,戚繼光右手拄著鉤鐮槍,左手提著三叉立頂六瓣戰盔,微微咧嘴眺望登船的軍隊。很快,登萊軍將會一分為三,北京一部,雲南一部,登萊一部,是開枝散葉越發繁茂,還是分裂,沒人能預測。

隨著天色大亮,水寨外麵的營壘隻剩下縱橫擺列的木柵欄、排水溝,除了二十餘座旱廁外,再無什麼建築。

就連垃圾什麼的也沒多少,畢竟營中一切都是用得上的東西,包括破舊的布條,乃至是草鞋。

在三名守備營將李晝、張承翼、田亮簇擁下,趙期昌登上戰船,頓時一種別樣情懷湧上心頭。

左手按著腰間橫掛劍柄,趙期昌緩步來到福船指揮塔上落座,桅杆上的旗號手開始揮動旗幟。

岸邊,趙炳然先後收到趙期昌、邢一鳳就位的信號,側頭對玄成武點頭:“送行。”

玄成武側身,舉臂,猛地揮下。

火炮以五門一組,依次空放,一連十二響。

火炮聲讓城中湧出的大量士紳犒軍、送別隊伍如喪考妣,一個個垂頭喪氣,抬腳跺地懊惱不已。

若是跟邢一鳳拉上關係,今後的好處數之不盡呀!

可惜,怎麼突然間就拔營了?

在水手號子聲中,停泊碼頭的戰船以單雙數分組,單數組戰船上巨大的硬質船帆一節節升起,戰船緩緩挪動。

趙期昌所在指揮塔背後,立著四麵大纛、長幡在風中飄揚,第一麵是紅邊黑底金線刺繡大纛:‘大明東宮親軍都督府右都督金吾將軍趙期昌’;餘下三麵都是紅邊黑底白字的長幡:‘狹路相逢勇者勝’;‘同進同退兄弟齊心’;‘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各處戰船上都已撤去水師使用的青龍牙旗,掛的都是登萊軍紅邊白底黑色朱雀紋戰旗。

甲板上軍士卸了負載,三五成群圍坐或站在護欄後,興奮交談著各自對京師的遙想。

很多軍士都作為班軍去過北直隸,但京師卻沒多少人去過,何況與過去身份不同,現在的他們是天家親軍,到了京裏自然應該算個人,該有的體麵不能少,不再是任人驅使的勞役。

濃濃的榮譽感,以及對未來美好的期望。

湛藍蒼穹萬裏無雲燦爛和煦的陽光照耀在臉上,麵前是碧藍純淨一望無盡海天一色的大海汪洋,背後是暖人春風。

置身在如此環境下,趙期昌也覺得心情舒暢,笑臉看向左右:“取腰鼓來,我為大軍助興。”

小鼓架在麵前,趙期昌解下披風,外袍,兩手各握鼓槌敲打起來,隨興而敲。

旗艦上好起哄的少年隨從或家丁也都脫了外袍起舞,跟著鼓點節奏對著左右戰船齊聲呼喊以助威、助興。

跟在後麵的雙數組戰船旗艦上,邢一鳳也是難得露出笑臉,畢竟天公作美,如此宜人的環境下行軍,本就是一種享受。

各船桅杆上的旗號官組成的指揮網絡緩慢而有序的工作,使出水寨防浪堤岸、暗樁範圍後,一聲聲‘滿帆’命令下,一百三十五艘戰船、運船先後加速。

看著東邊越來越遠的海岸,邢一鳳心中不安,招來登州水師千總官以及本船指揮隊官詢問:“何不沿岸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