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的動物毒素
若提起有毒的動物,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蛇了。世界上最毒的蛇大都在澳洲,澳大利亞中部幹旱的平原上有一種叫做內陸太攀蛇的毒蛇,是公認陸地上最毒的蛇。其毒液的毒性比響尾蛇強300倍,比眼鏡王蛇強50倍以上。盡管擁有駭人聽聞的致命武器,內陸太攀蛇卻很少使用,它們生性害羞,見人就逃,但這並不影響它“陸地第一毒蛇”的稱號,因為它是“不咬則已,一咬驚人”!內陸太攀蛇每咬一次受害者,一次排出的毒液能毒死20噸的獵物,這相當於20萬隻小白鼠、100個成年人或兩頭非洲大象的重量。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貝爾徹海蛇,它們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貝爾徹海蛇的毒性大約是眼睛王蛇毒性的200倍。其毒素相當神秘,迄今為止人類對這種海蛇的毒素研究並不多。這種海蛇性情比較溫和,因此也很少有貝爾徹海蛇傷人的報道。
大海是動物毒素的聚集地,同樣在澳大利亞附近的沿海水域,生活著一種叫澳洲方水母的浮遊動物。它的觸手含有對人類超強的毒素,人若觸及其觸手,30秒鍾後便會死亡。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沿海,20多年來因方水母而中毒身亡的人數是死於鯊魚之口的人數的5倍。人類即使碰到方水母身上的微小細胞,都可能會導致死亡。
動物毒素中,河豚毒素我們也許並不陌生,它是一種能麻痹神經的劇毒,存在於河豚、蠑螈等動物中。河豚毒素的毒性大約是氰化鉀的500倍以上,且化學性質很穩定,100℃沸水中煮8小時都不會被破壞。因此一般的炒、煮、炸等均不能降低其毒性,故而每年都有因為貪圖河豚美味而喪命的案例。
當前人類發現的最毒的動物毒素,是岩沙海葵毒素,它是從海葵類腔腸動物中分離出來的一種毒素,該毒素是已知非蛋白毒素中毒性最強烈的,其毒性比河豚毒素還要大幾十倍。岩沙海葵毒素分子式為C129H223N3O54,1989年人類首次在實驗室人工合成了這種物質,這也是我們人類現階段能人工合成的最毒的化合物。
單質——最簡單的“毒物”
不論無機物還是有機物,不論生物堿還是蛋白質,都屬於化合物的範圍。我們最後來看看最簡單的物質—單質!就在小小元素周期表的100多種元素中,某些元素的毒性也許會讓你瞠目結舌。金屬鈈是一種放射性元素,是原子能工業的重要原料,可作為核燃料和核武器的裂變劑。二戰時投於長崎市和廣島市的原子彈,都使用了鈈製作內核部分。然而鈈對生物體的毒性,殺傷力不會遜色於用它製成的核彈。鈈的毒性比砒霜大幾億倍,一片阿司匹林小藥片大小的鈈,足以毒死2億人,5克的鈈可以毒死全人類。鈈還隻是地球上第二毒的金屬,世界最毒物質的桂冠屬於另外一種放射性金屬—釙。釙是由居裏夫人在1898年發現的,是最稀有的元素,在地殼中含量約為100萬億分之一。釙能在黑暗中發光,它的α射線能使有機物質分解脫水,引發有機體嚴重的生物效應,它在體內水解生成的膠粒極易牢固地吸附在蛋白質上,能與血漿結合成不易擴散的化合物。釙的一種同位素釙210的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億倍,理論上0.1克釙可以殺死1000億人。通常的有毒物質僅在生物體的器官或組織的層麵上毒害機體,而放射性物質能在細胞甚至更基礎的層麵上損害機體,因此效果也更加直接和廣泛。世界上最毒的物質,其實是結構簡單的金屬。
【責任編輯】張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