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物極必反,過分壓抑的後果可能是“阿尼瑪”和“阿尼姆斯”的強烈報複,這時候一個人就可能表現出與自己的生理性別截然相反的特質。如果一個男人依照社會期望展現的完全是男性的氣質,那他的“阿尼瑪”將始終被壓抑在無意識中,所以那些表麵最富於男子氣的人,他的無意識卻有一種軟弱、敏感的女性特質,內心往往十分軟弱柔順。相反,一些看起來懦弱無能的人,內心又可能異常頑固。在極端情況下,有些男人甚至會成為富有女性氣質的同性戀。就像香港明星張國榮一直都有強烈的“阿尼瑪”傾向,而劉德華在《我知女人心》裏,也全情體驗了一次他內心的“阿尼瑪”,片中的造型其實也是為了紀念張國榮。
如何認識另一個自己
在影片中,孫子剛利用自己的特異功能偷聽女人心聲嚐到了各種甜頭,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沒有可能也“偷聽”到異性的心聲呢?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認識躲藏在人格麵具後麵的另一個自己呢?
其實,隻要“阿尼瑪”還是處於無意識中,那麼其功能就是自主的,甚至是與自我對立的。這時的“阿尼瑪”給個體帶來的是不安和壓迫感,自我體驗到的是混亂、衝突等無名的痛苦。要發揮“阿尼瑪”原型的積極方麵,自我意識必須正視潛意識,並且展開對話、溝通與交流,這是對待無意識的一個基本態度,也是我們全麵認識自己的必經之路。
遺憾的是,當男女雙方交往處於激情中時,很難意識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究竟是什麼。往往等到激情冷卻,雙方開始日常的交往,才發現之前對對方的印象有太多是出於自己的想象,我們在無意識中把自己的“阿尼瑪/阿尼姆斯”投射到了身邊的異性身上。失望在所難免,一段關係是否能夠持續下去,將取決於雙方能夠在認識自己的道路上走多遠。如果能夠逐漸清醒地意識到,我們一開始愛上的那個有著致命吸引力的人其實不是現實中的某個異性,而是自己在潛意識中被抑製的一部分人格,也就是我們的“阿尼瑪/阿尼姆斯”,這時,我們就可以對自我有一個更完整和深入的認識。這當然不是一個容易達到的目標,但是如果我們珍惜每一段親密關係的經驗,在矛盾和失望中進行深刻地自我反省,用心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我們潛意識裏原本模糊的另一半將變得越來越清晰。我們開始明白為什麼一向堅強果斷的自己有時也會優柔寡斷,也會知道有著怎樣特質的異性才是適合自己的。我們在認識另一個自己的同時,也能夠更容易地理解異性,從異性的角度審視這個世界,“偷聽”到異性的心聲。
了解和認識自己的潛意識也就是要更好地認識自己,接受自己。若我們可以不再一味地關注他人的評價和世俗的約束,而是更多的傾聽自己內心的呼喚,那就可能活出真實的自己,實現自身的成長。
【責任編輯】張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