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綠洲
作者:閆冠男
在現實生活和影視作品中,男扮女裝的場景屢見不鮮,而劉德華也在今年熱映的電影《我知女人心》中大膽“反串”了一把。原來,在這部影片中,孫子剛(劉德華飾)是某廣告公司創意總監,典型的大男子主義者。本以為屬於自己的執行創意總監一職,被一個名叫李儀龍(鞏俐飾)的女人意外奪走。一次,受李儀龍“打壓”的孫子剛,為了完成一個感受女性產品的“家庭作業”,在家中塗口紅、穿絲襪、貼腿毛……可謂無所不嚐。而李儀龍布置這一作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公司男性員工,好好體驗一下自己體內的“阿尼瑪”。不料,孫子剛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並獲得了一種特異功能——能聽到女人的心聲。
且不說孫子剛有沒有順利完成作業,奪回總監位置,也不提他利用自己的特異功能做了哪些“壞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部愛情喜劇,我們最需要了解李儀龍所說的“阿尼瑪”究竟是什麼?
什麼是“阿尼瑪”
“阿尼瑪”來源於榮格的人格理論。榮格認為:“每個男人心中都攜帶著永恒的女性心象,這不是某個特定的女人形象,而是一個模糊的女性心象。這一心象是無意識的,是我們祖先有關女性的全部經驗的印痕。這些印痕就沉澱在男人的基因裏,在男人的無意識當中,通過遺傳方式留存了有關女人的一個集體形象,借助於此,他們得以體會到女性的本質……”也就是說,“阿尼瑪”是指一個男性身上具有少量的女性特征,那是在男性身上既不呈現也不消失的東西,它始終存在於男性身上。作為一種原型,“阿尼瑪”包含了屬於女性的各種成分,是男人心靈中所有女性心理特征的集合和化身,正因為“阿尼瑪”的存在,男人有時候也會像女人一樣,體驗到模糊不清的感情和情緒,容易接受非理性的東西,相信直覺和預感,會被自然界的微小細節打動。電影中孫子剛塗口紅、穿絲襪,正是為了喚醒自己內心的“阿尼瑪”。
按照榮格的理論,男人的潛意識裏天生就具有女性心象,他們據此不自覺地建立起一種標準,而這種標準會極大地影響到他們對女人的選擇。對男性來說,“阿尼瑪”的第一個投射對象基本都是自己的母親,而後陸續投射到其他能夠喚起其情感的女性身上。當一個男人體驗到一種“情欲的吸引”時,這個能夠喚起他情欲的女性必定和他的“阿尼瑪”心象有著相同的特征。
人人都是雌雄同體
榮格認為人類是天生的雙性,每個男人心裏都有一個“阿尼瑪”,相應的,每個女人心裏也同樣藏著一個“阿尼姆斯”,那是女性心中的男性心象。當人還處於胚胎期時,性器官是沒有分化的,而人在沒有踏入社會之前就像胚胎期的胎兒一樣,在社會意義上非男非女,是後天的社會經曆讓我們成為男人或者女人。而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的人格裏都包含著一個異性原型,但是這兩種原型往往得不到充分的發展。因為社會文化的影響,人們普遍歧視男人身上的女性氣質和女人身上的男性氣質。這種歧視從童年時期就已開始。所謂的“娘娘腔”和“假小子”從小就會遭受周圍人的嘲笑。人們總是希望男孩子成為符合文化傳統的英勇男人,也期待女孩子溫柔善良並成為賢妻良母。榮格並不認同現實社會中的男女分工或者男女社會特征的劃分,他認為這種劃分會阻礙人類整體人格的發展。
在榮格的理論中,完整的人格包括:意識、個體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阿尼瑪”與“阿尼姆斯”是榮格提出的集體無意識的兩種重要原型,他們是每一個人隱藏到人格麵具背後的另一性別的自己。榮格指出:“阿尼瑪”和人格麵具之間是一種互補的關係。人格麵具是自我麵對外界社會的一張臉,是人的“外貌”;而“阿尼瑪”則是自我麵對內心世界的一張臉,是人的“內貌”。由於社會對個人的期望,自我總是傾向於認同自己的人格麵具,而在麵具的背後則隱藏著個人的秘密生活,自我傾向於忽視、否認這一部分內容,這時“阿尼瑪”與人格麵具便處於衝突的狀態(比如,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卻有著暴躁的脾氣);相反,如果一個人沉溺於由“阿尼瑪”製造的幻想當中而遠離現實,那就有可能完全陷入一種非理性的盲目狀態,這種幻想能完全控製他,從而使他著魔、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