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冷兵器,今安在?(1 / 2)

軍事大觀

作者:黃震 柴鈺豐

提到冷兵器,人們自然會聯想到十八般武器,如“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當然,這些武器並不能包括種類繁多的古代兵器。冷兵器出現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由耕作、狩獵等勞動工具演變而成,隨著戰爭及生產水平的發展,經曆了由低級到高級,由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一的發展完善過程。冷兵器按材質分為石、骨、蚌、竹、木、皮革、青銅、鋼鐵等兵器;按用途分為進攻性兵器和防護裝具;按作戰方式分為步戰兵器、車戰兵器、騎戰兵器、水戰兵器和攻守城器械等。冷兵器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人類戰爭史中留下了赫赫威名。那麼,在人類戰爭邁入數字化、信息化的今天,這些曾經威風八麵的冷兵器又居身何處呢?

老當益壯型

匕首。匕首有著悠久的曆史,據傳堯、舜時期就已有匕首。 “圖窮匕見”這一出自荊軻刺秦王傳奇中的典故更是讓匕首名揚天下。匕首短小鋒利,攜帶方便,是近距離搏鬥的有效武器。所以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匕首仍然是軍人無法離身的基本武器。

世界各國軍隊曆來重視匕首的重要作用。美國特種部隊隊徽的中間就是一把鋒利的匕首。當然,現在的軍用匕首也是高科技的產物,多以複合材料製造,性能威力大大增強。複合材料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物質以不同方式組合,可以發揮各種材料的優點,克服單一材料的缺陷。在軍用匕首的製造中使用複合材料,使得匕首具備重量更輕、強度更高、加工成型更方便、更耐化學腐蝕等優點。例如美國海軍陸戰隊配備的OKC-3S軍用匕首的刀刃采用高碳鋼材料,黑色磷酸鹽表麵處理,其刺穿力非常驚人,能將航空器鋁和防彈衣穿透。

軍用匕首也是野外生存的重要工具。美國和英國特種部隊在叢林地生存訓練中,要求受訓官兵隻帶軍用匕首和指北針,或者允許將其中之一換成一壺水。但是在訓練中,極少有人將匕首換成水壺。外軍生存教官強調匕首是緊急生存的無價之寶。在身曆險境時,要隨時檢查刀具是否在身。美軍明確規定,遠程偵察兵放下背囊之後,身上必須保證有彈藥、水、口糧、地圖、指北針和軍用匕首。這些細節足以證明匕首這一原始武器在軍中的地位。

弩。它是冷兵器時代的霸王。弩在人類戰爭史上一直扮演著一個冷酷的角色。讓我們來看看弩的赫赫戰功:射殺趙將趙括,處死“獅心王”理查一世,幫助秦國統一天下,幫助漢武帝擊敗匈奴,幫助唐朝軍隊將突厥人趕至西亞,並和火槍火炮一起征服了阿茲特克帝國和印加帝國。弩的殺傷力極大,同時它又簡單易用。在歐洲中世紀,一個剛從田地裏抓來的壯丁,僅僅需要幾個月的訓練便能熟練地用弩殺死花一輩子時間進行格鬥訓練並且全副武裝的騎士。因而弩在古代比其他任何遠程作戰武器更為普及。

近年來,弩在現代戰爭中的新的實戰價值又被發掘出來,使得弩再次獲得世界部分國家軍警部隊的重視。弩在消聲消焰的要求上有著火器所不具備的天然優勢,槍的聲音主要來自子彈出膛,子彈衝出槍口時巨大的壓力對外麵的空氣發生衝擊震動,產生聲響,雖然消聲器能夠阻擋聲波的傳播,允許氣流通過,是控製噪聲的有效工具,但是所謂“消聲槍”也不可能完全無聲,隻能將聲音盡量降低。而弩卻能做到無聲無焰。這使得弩在叢林和沼澤作戰時具有比火器更好的隱蔽性。弩在發射時無光無高熱,能避免引爆周圍易燃易爆物品,這使得弩具有較強的安全性。這些特性使弩在現代反恐與特種作戰場合得以扮演一個重要角色。我國最精銳的反恐部隊—雪豹突擊隊就將弩箭作為重要武器加以配備。